第73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她却绝不希望这样的事情,落到孔明身上。

  所以--她问他“欲将何为?”

  原为伊尹,原为霍光?--莫论怎样,她舍不得他过得这样隐忍,这般辛苦。

  那厢的蜀汉丞相,亦是默然良久,此刻听到这一句,却是平静而坦然地对她对视,道:“愿效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乃是周文王姬昌的幼子,有圣德,令名彰于天下。

  早年,姬旦辅佐其兄武王姬发伐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天下。后来,武王病重,周公册文祭天,愿以身相代,将册于藏于金匮之中。

  但不久,武王最终病崩,临终之前,以周公为丞相,将年幼于的太子托付于他。周公每日将小天子抱在膝头,朝见永诸侯,悉心教导,恪尽职守。但有两个宗室子弟--管叔、蔡叔,打算图谋不轨,忌惮周公,所以布散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意图篡位。

  小天子就这么对叔父生了猜疑之心。周公为避嫌,所以辞去相位,避居东国。

  后来有一日,天降风雷,疾雷劈开了当年那只金匮,成王见了其中册文,方知周公的一片丹心,因而将叔父迎归相位,而后诛了管叔、蔡叔,周室自此危而复安。

  闻言,黄硕一瞬默然。可孔明,连周公也有恐惧流言之日呵。

  假使管叔、蔡叔流言方起,说周公有反叛之心,而金匾之文未开,成王之疑未释,谁人与他分辨?

  这世上功高震主而被疑忌的,又有几人得以善终?

  孔明见妻子垂睫默然,心下瞬时涌上了几分不安。

  正此际,却听到黄硕低低叹息了一声:“傻子。”

  他闻言眸子蓦地一凝,双手无意识地有些发紧--他如何不明白自己这算得是“愚忠”。而且擅自做了这样的决定,将会连累她一齐担了所有谤议,冤屈甚至……险恶的前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