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7)
小女娘的随从向李盛致歉,说是一百零七公主调皮,请郎君原谅则个。李盛疼得龇牙咧嘴,又见这随从仅是客套之语,晓得自己给这国带来灾祸,不受人待见,只得摆手说不要紧。
周围百姓听得这人就是祸首,都怒目而视,还有磨牙霍霍的。李盛吓得心惊胆战,正欲逃走,却听得有人在唤自己。
回头一看,却是那靛衣女官。只听得她叫苦道:“李郎君,你可害惨我了。遍寻你不见,听得那青瑶家的贱婢缠住你,才带兵来救。谁知却惹得天火降世,害死一半百姓,连陛下都伤着了”,又说:“陛下本要请你议事,谁知闹成这样,还是送你回罢”。
周围人听得,才放开李盛。李盛跟着靛衣女官往外走,有那等不忿的,故意伸腿去绊,结果李盛一路跌撞,才来到塔口。
李盛受了一路冷眼唾液,心里憋屈。等到塔口,便问那女官究竟出了甚事。那女官叹口气道:“果然因缘有定,仙凡还是无牵连的好”,便说了那前因后果。
原来那日玄琚女帝正在议政,却见风沙四起,飞来个霞帔女仙。那仙说是左近绿瑶仙姬座下的,与玄琚相邻几百年,还未拜见,实是不该。然则近日有个名唤李盛的凡人,就住在玄琚天外,又有大造化。若是攀上这人,就能功德大涨,修得正果哩。
前面的那些话也罢了,偏“修得正果”这句打在女帝心头。原来这玄琚国,是玄驹成妖,那玄琚女帝虽近千岁,也只是个杂牌妖仙。如果能修得正果,排入仙班,就算当个末流小仙,也比在妖国当皇帝强。
玄琚女帝动了心思,便问李盛有何等造化。听得那入了进士榜的是天上的文曲,这李盛只是个秀才,也无甚大仁大孝的名头,怎能积攒功德。
那霞帔女仙听得,笑道:“这人虽自身无德,却有法宝。南宫仙子说这李盛不日就得异宝,三年之内当得探花,这等贵人,还不够呼风唤雨,功德无量么”。
各位看官,话说这虫豸修仙,要先修得人身,有了七窍吐纳灵气,才得继续修炼。那些兽头虫身的,即使功德足够,一朝飞升南天门,也只是个坐骑之物,连洒扫看门的都轮不到它哩。若是人身修仙,先天上就优越几层,因而凡人比虫豸贵重。
若凡人有个一官半职,能触到龙气,更是与仙家有缘。远旧的有封神榜上的阐截二教,新近的有太白谪凡的李诗仙,赤脚被贬的唐明皇,连那作恶多端的隋炀帝,都是喝了佛祖香油的硕鼠精阿摩哩。
是以这女帝听得探花之名,认定是有大功德之人,若能攀附一二,定有好处,便心内摇动。又问那南宫仙子是何神,这等机遇为甚要告知自己,你家仙姬竟能舍得。
霞帔女仙回道:“那仙子虽没听过名号,却手持天道符篆,行动时隐有五色仙光,像是个品级不低的”,又说:“陛下飞升后,国内须得立新君。我家仙姬与四十四公主相善,若能让闺中好友登帝,就心满意足了。再说陛下年长,这等机遇更有好处”。
女帝怀疑这仙姬的动机,却又舍不得机遇溜走,便先应下来。等那女仙走后,派人去打听这绿瑶和南宫到底是甚么关系,又遣人暗中盯梢四十四。
那些回话的,都说绿瑶仙姬应是个蝶精,以血食为修,总有被吸干的皮囊扔在巢外。又说那四十四公主几次外出,近日长胖不少,还好也只是丰腴。
↑返回顶部↑
周围百姓听得这人就是祸首,都怒目而视,还有磨牙霍霍的。李盛吓得心惊胆战,正欲逃走,却听得有人在唤自己。
回头一看,却是那靛衣女官。只听得她叫苦道:“李郎君,你可害惨我了。遍寻你不见,听得那青瑶家的贱婢缠住你,才带兵来救。谁知却惹得天火降世,害死一半百姓,连陛下都伤着了”,又说:“陛下本要请你议事,谁知闹成这样,还是送你回罢”。
周围人听得,才放开李盛。李盛跟着靛衣女官往外走,有那等不忿的,故意伸腿去绊,结果李盛一路跌撞,才来到塔口。
李盛受了一路冷眼唾液,心里憋屈。等到塔口,便问那女官究竟出了甚事。那女官叹口气道:“果然因缘有定,仙凡还是无牵连的好”,便说了那前因后果。
原来那日玄琚女帝正在议政,却见风沙四起,飞来个霞帔女仙。那仙说是左近绿瑶仙姬座下的,与玄琚相邻几百年,还未拜见,实是不该。然则近日有个名唤李盛的凡人,就住在玄琚天外,又有大造化。若是攀上这人,就能功德大涨,修得正果哩。
前面的那些话也罢了,偏“修得正果”这句打在女帝心头。原来这玄琚国,是玄驹成妖,那玄琚女帝虽近千岁,也只是个杂牌妖仙。如果能修得正果,排入仙班,就算当个末流小仙,也比在妖国当皇帝强。
玄琚女帝动了心思,便问李盛有何等造化。听得那入了进士榜的是天上的文曲,这李盛只是个秀才,也无甚大仁大孝的名头,怎能积攒功德。
那霞帔女仙听得,笑道:“这人虽自身无德,却有法宝。南宫仙子说这李盛不日就得异宝,三年之内当得探花,这等贵人,还不够呼风唤雨,功德无量么”。
各位看官,话说这虫豸修仙,要先修得人身,有了七窍吐纳灵气,才得继续修炼。那些兽头虫身的,即使功德足够,一朝飞升南天门,也只是个坐骑之物,连洒扫看门的都轮不到它哩。若是人身修仙,先天上就优越几层,因而凡人比虫豸贵重。
若凡人有个一官半职,能触到龙气,更是与仙家有缘。远旧的有封神榜上的阐截二教,新近的有太白谪凡的李诗仙,赤脚被贬的唐明皇,连那作恶多端的隋炀帝,都是喝了佛祖香油的硕鼠精阿摩哩。
是以这女帝听得探花之名,认定是有大功德之人,若能攀附一二,定有好处,便心内摇动。又问那南宫仙子是何神,这等机遇为甚要告知自己,你家仙姬竟能舍得。
霞帔女仙回道:“那仙子虽没听过名号,却手持天道符篆,行动时隐有五色仙光,像是个品级不低的”,又说:“陛下飞升后,国内须得立新君。我家仙姬与四十四公主相善,若能让闺中好友登帝,就心满意足了。再说陛下年长,这等机遇更有好处”。
女帝怀疑这仙姬的动机,却又舍不得机遇溜走,便先应下来。等那女仙走后,派人去打听这绿瑶和南宫到底是甚么关系,又遣人暗中盯梢四十四。
那些回话的,都说绿瑶仙姬应是个蝶精,以血食为修,总有被吸干的皮囊扔在巢外。又说那四十四公主几次外出,近日长胖不少,还好也只是丰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