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说,你错了,劝人向善只是表面的意思,其实这文中有着一个极为重要的知识,这个知识可以说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一辈子的关键,只要懂了这个秘密,就可以生活的非常幸福和快乐。

  曹有为道,我怎么没看出来。

  我抬手指了指《巨人生死书》最后部分内容道:

  你看这最后几句话,就大有深意。上面说,言、思、行是人身上的三大支点,即人所言,人所思,人所行是人身上的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三大支点如同三角形的三个边一样支撑了一个人的一生,少一边或者一边于另一边不和谐,这人就不能很好的生活。

  曹有为道,我不太明白,这语言,思考,行动,怎么就能让人很好的生活了?

  我说,道理很简单,心灵被触动有所感悟,有所感悟才会深入所思考,而感悟是人观察世界并且用心体会得来的。如果没有思考那就说明没有它的前提即感悟,没有感悟那证明这个人对周遭世界没有什么感受。如果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对周边事物漠不关心,对古往今来漠不关心,对公平正义漠不关心,对大自然漠不关心,那么这样的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有思考的能力,这是我们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既然有了思考,那么接下来就要运用到语言了,用它来表达或说话,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表达对万物的看法,说自己心中所想,言心中所思。

  且看“说”这个字从言从兑,在我看来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将我们的思考兑现,付诸于文章或者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二是说出来的话就要兑现,这是言而有信,有信是立足于社会最基本的生存砝码。

  思考和语言之后,就是行动,将自己所思用于行,方才不辜负思考一场。

  由此可见,这三点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我看来人只要将这三个支点有效的统一,就能得很好的过完整个一生,这就是生死之道。

  曹有为道,没那么玄乎吧。

  秦承运道,确实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多思无行”则会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他所向往的结果,往往会和自己所思考的达不成一致,那么他就会悲伤,不开心,就会抱怨,就会成为“怨气桶”。如果一个人“多行无思”,那么就会因为鲁莽带来祸事,所以会不开心。如果一个人“多言无行”,那么就是言而不信,别人就会讨厌他,疏远他,那么他就慢慢的变得被孤立,所以会不开心。如果这些不够,咱们在继续组合,多思少言无行者……

  曹有为听到这里,急忙挥手打断,叫道,好了好了,别说了,影壁左边还有文字呢,快去看看写的什么,如果是介绍这里是哪里的说明文字那就太好了。

  他说着话,持手电向左侧走去,我和秦承运互相耸了耸肩,做了个无奈的姿势,然后跟在他身后走向了影壁左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