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4 / 7)
“皇伯父一言九鼎,那侄女便说了。听罗家二位公子说,他们姑母觉得,贵淑二妃之所以位份升了,是因为有宠无子,贤德二妃是因为育有皇子,被皇上忌惮呢。”朱承瑾将罗婕妤所说的话原样说了出来,果不其然,皇帝脸色十分不好看。
不是因为无缘无故的猜测,而是皇帝——真的有这个想法。
天子,要喜怒不辩,要恩威并施,要深藏不露。没有人能猜他的心思,就连苏淑妃,也只能揣摩,而不是这么大喇喇的猜然后往外说。
皇帝尤其嫌恶此等揣测,还就这么说了出去!告诉自己侄儿?就罗家那群人,还不早就将此事传了个遍,他就成了什么人?就是一个,心思深沉,满腹权谋的君主。
朱承儒也在犹豫:“太子哥哥,咱们这样不大好吧,别人还不定以为皇伯父是如何的……”是如何的连自己后妃都要算计……
罗家的事儿,怎么可能少的了太子推波助澜,不然流言何故流传的那么快,就到了朱承瑾的耳朵里。
太子正教震儿临摹字帖,像足了一个正儿八经的老师:“儒儿,要我说你就是太过死脑筋,做个守成的臣子不错。”
“我本来就是臣子。”朱承儒低声嘀咕了一句,他性格与沈家人像足了十分,尤其是沈家男人,爱舞文弄墨,性子耿直。
太子则既不像忠勇周家,也不大像正经皇族。昭华公主又一次说道,这是将朱家人缺点给放大了,以前的皇帝,有什么正经贵族,太子擅长背后阴人,表面光风霁月,做个仁义储君。
光是不要连这一点,就不知道随了谁。
震儿描字帖呢,也不理二人,朱承儒却问道:“太子哥哥,见过未来太子妃了吗?”
“我没事见她干嘛,”太子连孤也不用了,道,“母后为我挑选的人,想必是聪明的,前几日听她与端云的那个对话,就知道这不是个胡搅蛮缠的笨人。”
“夫妻还是要相爱相亲,举案齐眉。”朱承儒认认真真道,“这是姐姐教我的。”
太子听到前一句刚想说,“读书读傻了”,后一句才将自己的话咽下去,道:“我没那个心思。”
震儿却忽然抬头:“有些人盼望夫妻同心,相爱相亲,有些人却只是组合在一起,彼此尊重利用。两种人生,皆是自己选择,相爱的不能因为利益而看轻,利益的也不能蔑视真爱一说。这个,也是景豫姐姐告诉我的。”
↑返回顶部↑
不是因为无缘无故的猜测,而是皇帝——真的有这个想法。
天子,要喜怒不辩,要恩威并施,要深藏不露。没有人能猜他的心思,就连苏淑妃,也只能揣摩,而不是这么大喇喇的猜然后往外说。
皇帝尤其嫌恶此等揣测,还就这么说了出去!告诉自己侄儿?就罗家那群人,还不早就将此事传了个遍,他就成了什么人?就是一个,心思深沉,满腹权谋的君主。
朱承儒也在犹豫:“太子哥哥,咱们这样不大好吧,别人还不定以为皇伯父是如何的……”是如何的连自己后妃都要算计……
罗家的事儿,怎么可能少的了太子推波助澜,不然流言何故流传的那么快,就到了朱承瑾的耳朵里。
太子正教震儿临摹字帖,像足了一个正儿八经的老师:“儒儿,要我说你就是太过死脑筋,做个守成的臣子不错。”
“我本来就是臣子。”朱承儒低声嘀咕了一句,他性格与沈家人像足了十分,尤其是沈家男人,爱舞文弄墨,性子耿直。
太子则既不像忠勇周家,也不大像正经皇族。昭华公主又一次说道,这是将朱家人缺点给放大了,以前的皇帝,有什么正经贵族,太子擅长背后阴人,表面光风霁月,做个仁义储君。
光是不要连这一点,就不知道随了谁。
震儿描字帖呢,也不理二人,朱承儒却问道:“太子哥哥,见过未来太子妃了吗?”
“我没事见她干嘛,”太子连孤也不用了,道,“母后为我挑选的人,想必是聪明的,前几日听她与端云的那个对话,就知道这不是个胡搅蛮缠的笨人。”
“夫妻还是要相爱相亲,举案齐眉。”朱承儒认认真真道,“这是姐姐教我的。”
太子听到前一句刚想说,“读书读傻了”,后一句才将自己的话咽下去,道:“我没那个心思。”
震儿却忽然抬头:“有些人盼望夫妻同心,相爱相亲,有些人却只是组合在一起,彼此尊重利用。两种人生,皆是自己选择,相爱的不能因为利益而看轻,利益的也不能蔑视真爱一说。这个,也是景豫姐姐告诉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