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京师乃是重地,不可能让灾民涌向这里。

  福成每日都会向晋王禀报外面的情形,可晋王却是一点动静都无。

  瑶娘实在是忍不住了,问他:“外面已经有人在施粥了,若不咱们也施点儿,不用太多,总是一份心意。”

  她所说施粥的人,是京城一些富户人家开设的小粥棚,倒是一些勋贵与大臣家中并没有什么动静。

  晋王摇了摇头,说了一句:“枪打出头鸟。”

  不过这出头鸟很快就出现了,正是安王妃。

  正确应该说是安王。

  最近安王风头正盛,惠王遭弃,他排行最长,进的又是礼部这种清贵的地方。礼部这地儿看似清贵,却是掌着朝廷的命脉,每三年一次的科举会试正是由礼部主持。

  时下官员学子们讲究这几种关系,同乡、同年、同座师。

  《生员论中》中所言,生员之在天下,近或数百千里,远或万里,语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则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师;同榜之士,谓之同年;同年之子,谓之年侄;座师、房师之子,谓之世兄;座师、房师之谓我,谓之门生;而门生之所取中者,谓之门孙;门孙之谓其师之师,谓之太老师。

  足可见一斑!

  这座师与门生之间,同年与同年之间,人老几代,盘根错节,利益庞大。

  所以文官者若是哪一日能被钦点成为会试的主考官,哪怕是个副考官,也足够给其增添许多资本了。

  想想,这一科被取中的学子俱是自己的门生,何等的风光!

  每逢临近春闱,疑似会被钦点为主考官的府邸大门前都是车马如龙,而另一个受众人瞩目则是礼部的诸位官员。因为除了主考官由当今钦点以外,其他同考官大多都是礼部的人,可不是炙手可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