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儿孙自有儿孙福,顾青云突然有点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他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未来过得如何,最终还是靠孩子的努力。

  于是在吃完饭后,顾青云又跟方仁霄、顾大河等人交换意见,见他们没有反对,第二天就对顾景说道:“我待会写封信给庞家。”

  顾景顿时眼睛一亮,脆声道:“谢谢爹爹!”她知道父亲已经同意了,在这个家,父亲的话语权最重。

  简薇含笑不语,其他人倒是挺高兴的,对顾景的婚事,大家还是暗暗着急的。现在亲事尘埃落定,自然高兴不已。

  这事过后,大概是庞庭深知道了这个消息,一连几天顾青云都能在内城偶遇他,对方说起话来还期期艾艾的,眼睛亮晶晶的样子让他一看到就烦。

  不过几天后,顾青云又开始忙起来,他翻译的一本有关于水利方面的书进入了最后阶段。

  第263章 水利

  顾青云早已有计划, 要把西方先进的数学、天文学、地、水利等方面的著作翻译出来,不指望能造成多大的影响, 只希望能影响到一小撮人, 让他的力气没有白花。

  这次他的水利学完本,顾青云不用像以前一样请其他人给他“斧正”了,他是鸿胪寺卿, 翻译过多本著作,精通多门外文,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在这方面,他已经是权威人物之一,因此翻译完毕, 他只需再校对一遍,找不出错误就可以直接印刷。

  这本有关于水利的书籍他是翻译荷兰的, 毕竟荷兰长期与水打交道, 在修筑堤坝、围海造田、抵御洪水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值得夏朝借鉴,顾青云自然会优先翻译他们的书籍。

  只是对于围海造田他是不赞同的,这涉及到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问题, 所幸他们夏朝地大物博,目前还不用走到这一步。于是在书本的最后, 他提出自己的观点, 比如人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重要性,事物之间是有联系,如今种什么因以后结什么果等, 这些理念观点皆是他在前世学到的,当他翻译完这本书时,自然而然就记起来了。

  顾青云不是思想家,他只是把自己还记得的一些理论知识用笔写出来,至于是否起作用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夫君,要不要我帮你校对?”这天晚上,当顾青云在聚精会神地校对书籍时,简薇突然敲门进来,试探性地问道。

  顾青云一愣,随即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活动一下手脚,对着她笑道:“怎么还未睡?”

  “还不想睡。”简薇“哼”的一声,“你还未睡我怎么睡得着?数数看,你这几天晚上比平常睡晚多久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