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上在那么多大臣的面前,还是给王大人留了些面子,听了大家商量好的处理意见,皇上虽然脸色仍不好,但还是同意了,这让几位一同过来的大臣松了口气,他们在进宫前,最担心的就是皇上一个不顺爽便大开了杀戒,到时不明所以百姓只会以为皇上残暴。

  晚间,王修晋和李菻善被请去王家,王大人把调查出来的结果和儿子说了说,王修晋听完之后,眨了眨眼睛,他是不是应该去做预言家了,当时他的猜测也是心急之下胡乱想出来的,没想到还真是应了他的话。李菻善的脸色可不怎么好,便开口问到,能不能在那些下派的官员在赴任的途中做些什么,就算不全部让他们出事,也可以让几人消失。王大人听完之后,沉默了许久,没有应下也没有拒绝,算是默认了。山川崎岖,出什么意外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王修晋没有插言,他说不出这些罪不至死的话,当这些发达起来后,当真做到了权倾朝野时,他们会对之前握有大权的人手下留情吗?答案是什么,他无法做出肯定的回答。

  此事的后续,王修晋不有过多的关注,只听说年前京城调动频繁,有很多人赶在年前进京赴任。京城内的房价有了微小的浮动。王修晋最近最关心的事,便是那位跑路的礼官有了新的动态,他身边的人回京城了。听到这个消息时,王修晋激动的差一点儿跳起来,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有动静了。王修晋恨不得把那人立刻抓起来,问个明白,却被李菻善压了下来。

  “有了第一个,肯定会有第二个,现在不要急,万不能打草惊蛇。”李菻善拍了拍王修晋的肩膀。“不会让他们跑了的。”

  有了李菻善的保证,王修晋放下心,但仍旧每天都要询问一二,连置办年货等事都是由米掌柜过来叫他,他才记起。今年算不上是好年景,朝中有不少地方遭遇天灾,好在国库丰盈,各地粮仓也是满满的,拿出来分给受灾地区,居然并没有少多少。有受灾的地方,自然就有丰收之地,两相一平衡,和往年没差多少。官府发粮前,不用朝廷开口,便主动的请了都察院的人过来监督,就怕事后怕查。

  以前官府发粮,若遇到黑心的官员发的粮里参杂糠子都算是好的,往里参沙子的也不是没有。有了监督,官员自动自觉的发了好粮,不想因此举得了圣心,一些小地方的县令,被提拔做了知府,县令们可不知京城里的一些大佬考虑着什么,他们得了提拔后,反而觉得皇上如今要的是一心为民的好官,心里有了盘算,皇上是知道一举一的,只要为民着想,行事有度,不贪官财,想要升官不是难事。

  因是灾年,皇上行赏并不大,年宴再一次取消了,皇上更是表示从初一到初三要行素三天,为百姓祈福,为皇家办事的大臣们,哪还能吃肉,也只能跟着一同吃素。

  第315章

  大过年吃素, 让王修晋一头黑线,吃三天的素就能让老天保佑风调雨顺了?这算是古人不懂科技的愚昧作法?也不尽然, 不是有句话叫“心诚则灵”,或许皇帝的诚心会感动天地, 让今年少些灾难, 百姓少些磨难。至于像他这种不是特别诚心的人, 只盼老天爷直接将他们忽略。

  吃了三天素, 见到肉腥时,王修晋忍不住感叹一番,然后就想,和尚是怎么天天吃素的, 他只忍了三天,就差一点破了荤, 还好皇上没整个十天半个月, 不然,他就得偷吃了。按说他不应该这样,常年好吃的不断,皇上还会时不时的赏些珍馐, 不至于三天不吃荤就跟少了什么似的, 连嘴里都没味,馋的哟!连自己都觉得没法看了。

  开年之后, 皇上先是祭祖,望祖先保佑大梁江山万万代。接着是去祈福,望老天保佑今年风调雨顺, 出征将士凯旋而归。祭祖,没有王修晋什么事,但是李菻善却被点去负责仪仗过程的安全,由此也昭示皇帝对李家的看重。之后的祈福,皇上特意点名让王修晋参加,还笑言,王修晋是财神爷转世。一顶高帽子扣得王修晋诚惶诚恐,连连道赚钱的能人太多,他不过是机缘好些,就差没直接说抱了个超强大腿。

  一再向皇上表忠心,逗得皇帝哈哈大笑,王修晋才在心里拭头一头的大汗,暗自猜测皇帝是什么意思,没钱了想要从他这里再弄些钱?还是对他有了猜忌?可两个都不应该,如果是有所猜忌,就不会邀请他来参加什么祈福,他虽然是个官品挺高的皇商,但还不够格参加这样的祈福仪式。若说是没钱,也不太可能,国库有多少钱他不清楚,但绝对不会到缺钱的程度。猜不出皇帝的意思,王修晋有些不安。

  仪式之后,王修晋便随着父亲离开,没有直接回李家,而是去王家,他想向父亲请教一番,对皇上的话,他有种捧杀的感觉,是自己风头太盛惹得皇帝不高兴?还是皇帝有其他的算计?

  王大人看着一脸虚心请教的小儿子,很是无语,应该担忧的时候,小儿子却大胆的敢言不该道之言,不应该担忧的时候,却胡思乱想,皇上能有什么意思,如今国库虽是丰盈,但没有一人会嫌钱少,皇上名下的铺子,不是没有,也赚着钱,可那来钱的速度,有小儿子的快吗?还每年除去给皇家的红利,每隔上几年便会捐些钱给国库,说儿子赚钱,还不如说是给皇家做掌柜的,皇帝只要不昏聩,就不会把儿子怎么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