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皇子无奈的笑了,他小时候盼着的便是能获得父亲的关注,那时父亲还不是皇上,对待后宅的孩子并没有特别喜欢的偏爱,只是和嫡子见面的次数会多一些,而庶子,只能看母亲受不受宠,他母亲去得早,若不是当时的管家心善,对无母的他未有偏颇,他才有幸活到今。

  王修晋见四皇子不再提让父亲给孩子启蒙的事,便松了口气,照顾一位成年的皇子,和照顾未成年的皇孙差别不是一星半点,他能留四皇子在家中小住,却不希望皇孙在家中长住,其后者需要承担的责任太大。

  除去孩子的事,两人便商谈起赚钱的事,王修晋提醒四皇子连着两年的科举,会使得京城的房子上涨,若有空闲可以再弄一片大院。未被授予任何职位的四皇子点头,随便表示王修晋画图纸,他送一成利,外加一套房子。王修晋乐,“我要那么多房子做什么,总不能每天换着地方睡吧!”

  “也有道理,都在京城之中,在哪住都不如在住习惯的地方睡舒服。以后若有机会在别的城建房,每一处都送你一套。以后你去哪里都有落脚的地方,不用去客栈与人抢。”

  “我能出去几回,要那么多房子做什么。”王修晋无奈,不论是什么时候,人们似乎对房子都非常的在意,认定只要有自己的房子才算有了家。

  第137章

  被王修晋拒绝, 四皇子也不在意,房子盖好按着自己的心意留房子就是, 左右也不差一栋房子的地。提到房子,四皇子想到一点, 便和王修晋提了提。在边关建房时, 本着快速安置百姓的心思, 他把房子建得集中, 省出不少可耕地,如果每个村子都这样建,那么省出的地是不是更多?

  “按道理讲是省出更多,但实际上, 想要让百姓认同这样的说法不太现实,你去过王村, 每家每户都有小院不说, 单是房子,也可以像衣服打补丁一样,这补一间,那填一房, 谁会同意放弃院落而去住无法改动的屋子。”王修晋摇头, “便是房着以前的院子地方大小给他们做单独的菜园子,他们也不乐意, 主要是人们意识和认知的问题。若朝廷强制,便是有利于百姓,百姓也不见得说好, 若是采取自愿,那么也不见所有人都不同意,可一户两户的,也不值得盖一次房子吧!”

  四皇子摸了摸儿子的头发,脸上的表情十分严肃,思考着王修晋的话,最后化成无奈的叹息,让百姓主动的申请集中住处难,此事没得谈,他也不准备和父皇讲,反正他讲与不讲,也会有人向父皇复述。“明儿,你得在饭馆摆桌请我尝尝味道。”

  “自然。”王修晋笑着应下,然后非常认真的向小皇孙发出邀请。小孩子被以大人般的邀请而挺了挺胸,然后十分高傲的点头,惹得王修晋差点笑出声,装深沉的小孩子着实可爱。同时,王修晋对小皇孙有一丝的同情,出生皇家,有着高贵的身份,衣食无忧,但这些仅仅是外人所见的,实际上在他看来皇家的小孩子很辛酸,也很凶险,不说九死一生,却也要步步为营,要早熟,聪明,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

  分别之后,王修晋便去了饭馆,让刘姐通知明儿不对外营业,招待贵客。接着又和刘姐定了菜单,想了想又加了量。从饭馆出来,王修晋直奔李家,明儿请四皇子吃饭,得寻李菻善坐陪才行。

  四皇子带着儿子回宫,并没有命人把孩子送回院子,而是直接带着儿子去寻父皇……要地。四皇子没想在京城内要地,而是想到了城外一处风景不错的地方,左右他们也请人守院,每天都有巡逻之人,便是安置在城外,搬进去住的人也放心,不过,有一点儿让四皇子忧心,若是住在城外,能否赶得上入早朝。

  皇上对四皇儿要地,应得痛快,不过仍要四成的利,随后又接道,“别成天只盯着弄地买房子,想想正事。”皇上指的正事是制盐,皇上把亲兄弟坑了,以后制盐的事便扣到了亲兄弟的头上,也避免将四儿推向风口浪尖,作为补偿,盐收益的一半归兄弟,余下的一半的一半入国库,另一半他和四儿分。四皇子没有提王修晋的事,在边关之时,王修晋便在暗中数次提起,四皇子也知盐商难搞,自然不会把王修晋推向前。制盐的盈利不能分给王修晋,四皇子只能从别处寻补偿的机会。

  四皇子不觉得制盐还有什么需要想的,制出盐就卖呗,他等着分钱就行。皇上看着四皇儿脸上的表情,气得把笔扔向儿子,哪知他刚举起笔,一直在一边玩的孙儿便冲过来扑到四儿的身前,“皇祖父,不打,父亲。”

  皇上看着孙儿身体瑟瑟的,小脸上也带着股惧意,可眼神却透着倔强,心不由得软了。皇上在给四儿选妻的事上,自觉对儿子有所亏欠,便对这个孙儿没啥好感,可今儿孙儿的表现,让皇上另眼相待,是个好样的,便向孙儿招了招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