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剑买完糕点,就发现自家小公子有点不对劲了,笑得跟个小疯子似的。林浔一路催着马车快快回府,他像枝满弦而发的箭镞似的,一路扎进了园子里,大喊着“小小”。见宋晓熹正同林夫人一块儿剪着腊梅,不管不顾地冲上去,高声道:“小小,岑秋和在春意楼让人打了,浑身都是血呢!”

  林夫人听得“春意楼”三个字就恼了,赶忙伸手捂住了宋晓熹耳朵,杏眼圆瞪,怒视着林浔,喝道:“混帐小子,什么话都往家里说,跪祠堂!”

  宋晓熹还想听听详情呢,岑秋和倒霉,他不知有多开心,干娘为何要罚林浔呢?于是扯了扯林夫人袖子,道:“干娘,不要罚小哥哥好不好?”

  林家几个哥哥并林大将军都从梅园中的小亭里走出来,林源看了看冒失的小弟,摇头笑道:“你知道春意楼是个什么地界?”

  林大将军冷了脸,横了这些不省心的儿子们一眼,道:“王族是非,不得妄议。”看自家夫人气极的模样,林大将军又“咳”了两声,向着祠堂方向挥了挥手,可怜的林浔便不甘不愿地跪祠堂去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两个王子,都是成日间爱往宫外头跑的,可这宫外头,是很乱的呀……”林渡语气古怪,目光却一直搁在林津身上。昨天三殿下不是又出了宫?

  林津轻“哼”了声,不屑道:“岑秋和怎么比得上小初。”

  第27章 番外一 :笨小浔

  我叫林浔,字渐之,不是循序渐进的渐之,是“日月之所照,舟车之所及,雨露之所渐,粒食之所养”的“渐之”,刘先生说还有一个意思,是“渐仁摩谊”的渐之,教我习仁义。

  我不懂这些文诌诌的话,反正开蒙后刘先生给了字,就这样吧。

  我家里头有三个哥哥,大哥林源,字问渠;二哥林渡,字远疾;三哥林津,字梦舟。父亲同母亲是一直想要个女孩儿的,母亲盼呀盼呀却又盼来我这么一个儿子。我大哥说,那时候父亲母亲没有法子,反正已经是儿子了,将就养着吧。

  瞧瞧,“将就”……唉,我真是命苦。

  我们家里头儿子都是要上战场的,天南地北,风里雨里,时常不在家中。若是有个女儿,倒能长伴母亲身边。以后嫁得近些,仍在陵阳城里头,三五日里常陪母亲说说家常,东家西家宴请,南山北山赏赏景致。母亲没有女儿,父亲便将就着拿我做个女孩儿养着,倒也不是学女红那般古怪,只是不要我再上了战场。

  打小哥哥们都是五更天起来,先在院子里跑两圈,练一套家传剑法,三哥那时候小,却也练得有模有样了。然后呢,他们一大早就要去族学。二哥身体不好,越来越不好,他不再习武,但族学也是要去的。冬天可冷了,大风就跟冻硬的梨子似的,冰得牙齿打颤。等我睡足了,美美地从被窝里头钻出来,母亲便捧着手炉子,给我讲古,又念些经史子集。听得我云里雾里,晕乎乎地再睡得饱饱的。

  母亲说我睡得太多,但她从不会叫醒我,由着我继续睡下,她去亲自下厨给我炖一盅甜汤。小时候我是很喜欢甜甜的汤水,甜甜的点心的。等哥哥们散了族学,我还在母亲房里,乖乖地焚上香,捧着糕点听母亲抚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