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程安安捡起郑天昀的资料,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部电影,她后来看过,名叫《江图》,讲述了世世代代生或在江边的一家人,在时代变化的大背景之下的迷失与游离。其中既有现代化与传统的碰撞,也有对于古典美学的继承与思考。

  凭借这部电影,郑天昀一举夺得国外知名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导演的奖项。事后,郑天昀曾在一次采访中披露过拍摄时的艰难。

  由于拉不到投资,他卖掉了房子,没地方睡,就在剧组凑合,遇到雨天,就缩在剧组搭建的场景里避雨。那时主持人赞道:“郑导为了艺术做出的牺牲,真让人敬佩。”

  郑天昀却十分遗憾地说:“还是钱不够啊,《江图》的画面本来能够更加真实。你去过长江边吗?常常水雾迷蒙。”

  “长江的天气,对拍摄造成了困难?”主持人顺势问道。

  “不,太美了,是拍摄条件跟不上,无法呈现那种美。特定的联想和特定的场景有关,生活在都市的钢筋铁泥里,无法理解那种飘渺之美。在那样的似真似幻的情景下,仙山、神女是自然而然的联想,并让人信以为真。理解这一点,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老人对于自然的敬畏、超自然力量的崇拜。”

  他的话隐隐透露出,传统和现代的隔阂,除去时间原因之外,空间因素也是一大影响。地理环境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

  拿着那张写有郑天昀名字的薄纸,程安安想,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等她见到郑天昀,已经是一周以后了。他们约在申城一家咖啡馆见面,郑天昀本人和程安安印象里,在电视上看到的访谈里的成功人士不太一样。

  眼前的郑天昀,三十来岁的模样,胡子拉碴,身上穿的西装不太合身,不知道是从哪里借来的,身形瘦小的他,将西装衬得松松垮垮。

  他说话十分直白,上来就问:“你能给我多少钱?”

  程安安笑意晏晏:“郑先生,不如你先和我说说你的拍摄计划?你打算拍多久,找哪位演员,又能给我们工作室带来什么利润?”

  从商人的角度来看,郑天昀并不高明,被程安安一顿抢白,他有些乱了阵脚,顺着她的话答道:“要拍多久?三年、或是五年吧,我也说不清楚。演员必须要找有实力的,不要流量明星。至于利润,我不知道,你看应该怎么样做……”

  只要是个打算赚钱的商人,这会儿都该起身离开了。郑天昀根本是只凭着一腔热血在做这件事,连个基本的章程都没有,让投资人怎么信任他?

  程安安也不介意,转而和他闲聊:“我很喜欢《江图》,郑先生怎么想到要拍这个故事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