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宣德帝很信任这个老臣。

  “朕不与你绕弯子,朕只问你,寿王能担大任否?”

  握着陆峋的手,宣德帝低声问道,目光犀利地盯着对方。陆峋也五十多岁了,头发花白,脸上长了褶子,眼角更多。听到宣德帝的话,陆峋平平静静的,脸上一个褶子都没动,看眼宣德帝,又垂下眼帘道:“皇上早有定论,又何必问老臣。”

  宣德帝笑了,笑着松开了他。

  是啊,他早有定论了,因为中意老三,找不到比老三更合适的人选,所以明知他最偏爱的老大当年是中了睿王的挑拨后,他还在忍着心痛愧疚,继续幽禁着老大。为何?因为老大的脾气不适合皇位,而一旦他放了老大,大臣们定会曲解他的意思,纷纷去支持老大,乱了局势。

  皇位是老三的,只能是老三的,他不能为了与老大的父子情,给老三添隐患。

  有了决定,翌日早朝,没等大臣们奉劝宣德帝立储,宣德帝先一步下了诏书,册封三皇子赵恒,为太子,年后择吉日迁入东宫。

  “儿臣,叩谢父皇。”

  群臣注视下,赵恒走到大殿中央,不卑不亢地跪地叩首。

  宣德帝笑着叫儿子起来。

  赵恒重新站直,人在朝堂,心却去了南宫。

  他曾向兄长承诺,他不会做皇叔,现在父皇将皇位托付给他,赵恒愿再承诺,他不会做父皇。

  ☆、第233章 233

  二月天气转暖, 赵恒以太子身份正式迁入东宫,成了大周开国后, 第一位太子。

  高祖皇帝在位时, 忙着统一中原,又碍于太后遗命迟迟难以决定该将皇位传给弟弟还是儿子, 故到死都没有立太子。到了宣德帝,因为自己的皇位来历一直被百姓诟病,器重的儿子又先后出事,不知不觉就耽误了今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