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文升看在眼中,觉得这汪直的作为实在幼稚可笑至极,便将平抚边乱的功劳都让给了汪直。汪直见他还懂得礼让,便暂时放过了他,但心中对此人不免颇为忌恨。马文升原本只是想息事宁人,懒得去争功,没想到成化皇帝信以为真,还道汪直真的懂得兵法,对他愈来愈信任倚重。

  不久之后,辽东边境又传来纷争。汪直这回终于说服了皇帝,派他到辽东巡边。往年汪直出门办事,都得乔装改扮,暗中探访,一点儿风头也不能出。这回却是堂堂正正奉御旨巡边,如同钦差大臣,汪直兴奋得好似发现了满树桃子的猴子,跳上跳下,命令手下替自己准备军服战马,好似大元帅要出征一般,意气风发。他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召了一批锦衣卫同行,楚瀚当然也在其中。这时百里缎身子已恢复了许多,情况稳定,楚瀚较为放心,便跟随汪直同去。

  于是汪直便率领了数十锦衣卫,出发巡边。一行人日驰数百里,沿途御史、主事等官听说汪直来了,无不出城敬候恭迎,执礼惟谨,连皇帝出巡都未必有他的威风。汪直趾高气扬,迎迓的官员中有谁敢露出一丝不恭敬,他立即命手下上前将那官员痛打一顿,毫不手软。一行人还未到边疆,边都的御史老早听到了他的威名,几百里外就开始铺设迎接的阵仗,珠宝珍馐等种种贡品摆放得琳琅满目,各级官员穿着戎服,牵着军马,跪在道旁迎接。汪直见了这等阵仗,大为满意,顾盼自得,一时忘了自己是个地位卑下的太监,还道自己真是个战功彪炳的大将军。

  其中有个巡抚叫秦纮的,不买汪直的面子,向皇帝密奏,说汪直巡边扰民;不料成化皇帝对这密奏看也不看,便将之扔在一旁。这件事情却让汪直在宫中的眼线知道了,立即传话给汪直。汪直派手下锦衣卫将秦纮从官邸拖出来,当众狠狠鞭打一顿,从此再没有大小官员敢向皇帝密禀半句汪直的坏话。

  一行人一路嚣张收贿,吃喝玩乐,大摇大摆地来到了辽东。巡抚辽东的右副都御史陈钺是汪直的亲信,最懂得如何讨好汪直。他身着官服,率领大小官员来到郊外,亲自趴在泥地上迎接汪直。迎接处摆满了各种山珍海味,佳肴美馔,都是汪直素来最喜欢的。陈钺明白汪直的心理,不但奉上各种金银珠宝给汪直本人,汪直身边的每个锦衣卫和手下都送了一份厚重的礼品。汪直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如此风光过,只乐得合不拢嘴,不断对楚瀚称赞边疆军纪多么严谨,陈钺这人多么忠心能干。

  楚瀚一路上极少说话,冷眼旁观,他知道汪直已被巡边这件事冲昏了头,心中暗暗担忧。他与汪直相处日久,知他绝对不肯听逆耳忠言,便闭嘴不语,只尽量在暗中照顾那些因汪直暴虐而遭殃的人。

  也是凑巧,汪直的老对头兵部侍郎马文升正抚谕辽东。汪直召马文升来见,马文升自恃武功,对汪直既不跪拜,也不奉上任何礼金,坐下来后,便正经八百地谈论起辽东的情势。汪直见他毫不曲迎谄媚,心头已经有气,强自忍住,说道:“巡抚陈钺陈大人认真能干,想来已将边疆事务处理得甚是完善。”

  马文升“嘿”了一声,说道:“陈钺陈大人在摆设筵席之上,确实认真;在搜刮民财之上,也确实能干。除此之外,陈大人对辽东形势可说是一无所知,所作所为可说是一塌糊涂。”

  汪直听他对自己的亲信如此轻视贬抑,勃然大怒,当场便摔了茶杯,起身拂袖而去。

  陈钺与马文升素来交恶,便在一旁扇风点火,劝汪直一定要告倒了马文升。汪直对楚瀚道:“你立即给我找出这马文升的弱点,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一番!”

  楚瀚心中对马文升十分敬重,听汪直这么说,不禁好生为难,几番思索之后,别无他策,只好硬着头皮,私下去找马文升。他见到马文升,便请他遣退左右,向他拜下。

  马文升见他如此,一时摸不着头脑,连忙扶起了他,问道:“汪大人,您这是做什么?汪公公派你来,只怕不是让你来对我下拜吧?”

  楚瀚道:“下官敬仰马大人的文功武绩,原本来到辽东,一心想拜见大人,盼能向大人请教。但是下官惭愧,不得不遵从汪公公指令,要找个理由将马大人告倒了。”

  马文升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汪直恨我已久,终于要对我下手了吗?汪大人,你是来警告我的吗?”

  楚瀚道:“不敢。下官是想跟马大人商量,去皇上那儿告您个什么罪状,造成的伤害最小,罪刑不致太重,让您日后还有机会再被起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