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5 / 7)
这份劝民告示洒遍全西北,无数的人看到了仙子的仙姿,无数的人对着仙子叩拜痛哭,恳求仙子慈悲怜悯,当劝民告示抛下,更是无数的人蜂拥争抢,以为是神谕降世。
在这样几近疯狂的氛围下,根本没有人敢上前收缴这些劝民告示,于是,劝民告示上的内容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争相传告,一日之间,传遍全西北。
仙子的现身,皇帝的仁厚,民心迅速变化,人们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立即相信了这份劝民告示,因为仙子不会骗他们,神仙是不能说谎的,而在仙子的监督下,皇帝也不敢骗他们,所以,这份劝民告示一定是真的,朝廷愿意重新接纳他们了。
太好了,可以回家了,虽然赎罪的代价比较苛刻,但是能回乡就足够了啊,背井离乡,飘落在外,这种苦有谁愿意受啊,更何况西北这边的小朝廷也没好到哪里去,平民百姓都是受苦的,两边是半斤对八两,谁也别说谁。
民心变化之后,陆陆续续就有人逃跑了,跑得最快的是在前线作战的将士们,尤其是那些还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他们觉得自己手上还没有沾过人血,朝廷应该不会追究他们的投敌过错,所以跑得很是干脆利落。
新兵跑了,才上过一两次战场的半新兵也蠢蠢欲动了,陆续有人偷着跑了。
见底下的兵跑了,领兵作战的将领们也想投降了,这些将领中一半是跟随义成王起义的,另外一半则是原本的大燕将领,是因为种种缘由才投靠或投降义成王的,这一半的将领就想要重归朝廷了,毕竟他们有自己的家族,也有一定的家底,并不是那些一穷二白只能靠着一腔武勇和热血拼前程的农民。
原本的大燕将领带着旗下的士兵投降了,一个接一个的,许多支队伍都投降了。
这么多支队伍投降了,前线的封锁一下子空洞了许多,出逃奔乡的百姓们更多了。
人心已散,大势已去,义成王坐在自己的王座上,所有人都不见,孤独的沉默了一天一夜。
“你在想什么?”突然一道女声出现了。
“滚。”义成王头也不抬,淡淡的说了一声,他早就交代过谁也不要进来,想必这又是一个想要表现自己的女人吧。
“我是来帮你的。”
“滚。”这一声重了许多。
“我希望这场内乱早点结束,不想看到有更多的人命填在这场战争中。”
↑返回顶部↑
在这样几近疯狂的氛围下,根本没有人敢上前收缴这些劝民告示,于是,劝民告示上的内容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争相传告,一日之间,传遍全西北。
仙子的现身,皇帝的仁厚,民心迅速变化,人们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立即相信了这份劝民告示,因为仙子不会骗他们,神仙是不能说谎的,而在仙子的监督下,皇帝也不敢骗他们,所以,这份劝民告示一定是真的,朝廷愿意重新接纳他们了。
太好了,可以回家了,虽然赎罪的代价比较苛刻,但是能回乡就足够了啊,背井离乡,飘落在外,这种苦有谁愿意受啊,更何况西北这边的小朝廷也没好到哪里去,平民百姓都是受苦的,两边是半斤对八两,谁也别说谁。
民心变化之后,陆陆续续就有人逃跑了,跑得最快的是在前线作战的将士们,尤其是那些还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他们觉得自己手上还没有沾过人血,朝廷应该不会追究他们的投敌过错,所以跑得很是干脆利落。
新兵跑了,才上过一两次战场的半新兵也蠢蠢欲动了,陆续有人偷着跑了。
见底下的兵跑了,领兵作战的将领们也想投降了,这些将领中一半是跟随义成王起义的,另外一半则是原本的大燕将领,是因为种种缘由才投靠或投降义成王的,这一半的将领就想要重归朝廷了,毕竟他们有自己的家族,也有一定的家底,并不是那些一穷二白只能靠着一腔武勇和热血拼前程的农民。
原本的大燕将领带着旗下的士兵投降了,一个接一个的,许多支队伍都投降了。
这么多支队伍投降了,前线的封锁一下子空洞了许多,出逃奔乡的百姓们更多了。
人心已散,大势已去,义成王坐在自己的王座上,所有人都不见,孤独的沉默了一天一夜。
“你在想什么?”突然一道女声出现了。
“滚。”义成王头也不抬,淡淡的说了一声,他早就交代过谁也不要进来,想必这又是一个想要表现自己的女人吧。
“我是来帮你的。”
“滚。”这一声重了许多。
“我希望这场内乱早点结束,不想看到有更多的人命填在这场战争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