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算运气好,刘延宁和方永顺都中了,刘延宁这一回又是案首,还未弱冠的院试案首,当时放榜的时候,便有一群考生哗然,在讨论这少年什么来路。

  这儿虽然没有联络工具,但书生的圈子就这么大,多问几个人基本上就清楚了,没过几日,刘延宁的出生背景和祖籍都被扒了,住的地方也暴露了,便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拜访,说既是同年,应该好好联络联络感情。

  说起来,读书人的圈子联系是很紧密的,别人不清楚,身为书生的刘延宁却不会不懂,为了不落下一个孤傲的名声,他也不好把上门的人都拒了,耐着性子先招待了几日,也出去吃过几次饭,然后才用要安心备考的理由,谢绝了还想上门结交的一群读书人。

  刘延宁这般举动,既不显孤傲,也没有少年得志的轻狂,举止进退有度,反倒更让人看好了。

  提心吊胆了几日的刘青,这回也彻底放心了,她哥还是很脚踏实地的嘛,没有被蜂拥而来的鲜花和掌声捧得飘起来。

  ☆、第88章

  有人上榜,自然就有人落榜,青山书院里,上回考过了县试的,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人,然而院试一刷,至少就有一半的人落榜了。

  因着现在交通实在不方便,来回一趟江州要四五天,加上回落水村的话,就要更久了,刘大爷他们便没有回去报信,而是托了同是江州的学子,帮忙把刘延宁过了院试的好消息带回去。

  其实就算不托人带信,李氏她们见落榜的考生回去,自家儿子没回去,就能猜到他是考过了院试,这会儿就在省府准备府试。

  但刘大爷想让大家伙早点知道,他们家延宁这回又是头一名,而且听人说,他们这儿数十年没出过这么年轻的案首了,据说上一位考取案首的少年,现在已经是大官了呢!

  刘大爷当时打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激动的半宿没睡着,按理说,自家能供出个秀才或者举人,已经是光宗耀祖的好事了,可倘若祖上冒青烟,能保佑大孙子当官,岂不是更好!

  想也知道,刘大爷当然不会一个人激动,肯定要分享给大家伙的,这才急吼吼托人给家里带信。

  方家也没人回去,他们就父女俩在这儿照顾方永顺,更走不开了,便也学着刘家托人带信回去。

  一眨眼,府试又到了,比起紧张的方家父女,刘青他们算得上气定神闲了。

  刘延宁先前县试得头一名还没什么,就江州那么大点的地方,他们谁也不敢拿一个县试案首当回事,毕竟整个省府里,县试案首加起来也有几十个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