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5 / 7)
郭威与符彦卿同出河东行伍,原本就是莫逆之交。听说是符彦卿的女儿,郭威立即前来相认。问明原委,郭威对符氏的沉稳勇敢大为惊叹,亲自把她送归魏王府。符氏感激郭威的救命之恩,拜为义父。
不久,汉隐帝对郭威、柴荣下手,二人遭遇灭门之祸,仅以身免。郭威悲痛欲绝,对柴荣,更觉愧疚。在他看来,因为自己,年纪轻轻的柴荣无端受到牵连,结发之妻和三个幼子惨遭横祸。无论如何,他要为侄儿补偿一个幸福的家庭。猛然间,在河中城内搭救的那个奇女子的身影跳进了脑海。名门之女,端庄贤淑,沉稳勇敢,这样的女子和胸有大志,英姿飒爽的柴荣,岂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双?
郭威又一次走进了魏王府,这一次,他带去了丰厚的礼物,他要亲自为自己的养子提亲。
柴荣与符氏,同样经历过生死,经历过人生起伏的两个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两年之后,她为柴荣带来了新的希望——儿子出生了。不久,郭威去世,柴荣登上皇位,随即册封符氏为皇后。在符氏的心里,嫁给柴荣是她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她相信,这个男人,不仅仅是皇帝,更是天下的希望。
这个男人正微笑着向她走来,纵然此刻阴云密布,风雨将至,她心里却满是清风明月,温柔甜美。
“皇后,我准备做一件大事,只是此事牵涉甚大,不免忐忑……”柴荣接过符皇后递过来的一杯清茶,一边轻吹茶水,一边说。符皇后没有吱声,安静地等着他说下去。自从柴荣登基之后,件件做的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只是他很少会主动向自己提起政事。到底是什么样的事,竟然让如此有主见的柴荣如此不安?
“最近,各州纷纷来报,寺院越建越多,越修越大。漏网背军之辈,行奸为盗之徒,纷纷躲进寺院以逃避法办。而天下之财更是源源不断流向寺院,所谓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若不加限制,如此下去,恐财物枯竭,人力匮乏,我平定天下,光复燕云之梦就难实现了。”
符皇后一听,心中不禁一震。原来柴荣心中所想之大事,是要限制佛教。她自小便熟读史书,对前朝往事如数家珍。佛教传入中土之后,自南北朝以来,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都曾掀起过轰轰烈烈的灭佛、限佛行动,史称“三武灭佛”。毫无疑问,三次灭佛的动机都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财源和人力的控制,但在民间却有诸多争议。更诡异的是,拓跋焘后来被近臣所杀,死于非命;宇文邕则英年而逝,两年后北周灭亡;而唐武宗李炎虽然让走下坡路的王朝回光返照,创造了短短的会昌中兴,却因服食丹药而暴亡,这三位皇帝似乎都未能善终。以至于民间多有传言,说这都是因为灭佛毁佛,所以遭到天谴。
想到这里,符皇后如坠冰窟。通往盛世的路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冒这样的风险?
柴荣正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自己。他的目光清澈深邃,燃烧着热切期待的光芒。她知道他希望自己说什么。但她无法战胜自己的内心。曾几何时,就算面前生死一线,刀光寒寒,她也能面不改色,泰然应对。但此时,面对那双眼睛,她却感到自己的心在砰砰乱跳。历经生死才得到的幸福,她实在不愿意冒任何风险来毁掉。
“陛下,臣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柴荣有些诧异。在他眼里,符皇后性格直爽,一向心直口快,为何此时却如此?
“臣妾记得,当年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三位皇帝都曾下诏灭佛,此三位皇帝皆可谓一代雄主,却均不得善终。世间传言,都是因为毁佛而被诅咒,是天谴……”
柴荣哈哈大笑。“魏王之女,皇帝之后,竟然也相信这些俗人妄言?”
符皇后突然有些激动,她情不自禁站起身来,高声道:“我并不是惧怕鬼神,也并非相信妄言,只是担心陛下而已!”
↑返回顶部↑
不久,汉隐帝对郭威、柴荣下手,二人遭遇灭门之祸,仅以身免。郭威悲痛欲绝,对柴荣,更觉愧疚。在他看来,因为自己,年纪轻轻的柴荣无端受到牵连,结发之妻和三个幼子惨遭横祸。无论如何,他要为侄儿补偿一个幸福的家庭。猛然间,在河中城内搭救的那个奇女子的身影跳进了脑海。名门之女,端庄贤淑,沉稳勇敢,这样的女子和胸有大志,英姿飒爽的柴荣,岂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双?
郭威又一次走进了魏王府,这一次,他带去了丰厚的礼物,他要亲自为自己的养子提亲。
柴荣与符氏,同样经历过生死,经历过人生起伏的两个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两年之后,她为柴荣带来了新的希望——儿子出生了。不久,郭威去世,柴荣登上皇位,随即册封符氏为皇后。在符氏的心里,嫁给柴荣是她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她相信,这个男人,不仅仅是皇帝,更是天下的希望。
这个男人正微笑着向她走来,纵然此刻阴云密布,风雨将至,她心里却满是清风明月,温柔甜美。
“皇后,我准备做一件大事,只是此事牵涉甚大,不免忐忑……”柴荣接过符皇后递过来的一杯清茶,一边轻吹茶水,一边说。符皇后没有吱声,安静地等着他说下去。自从柴荣登基之后,件件做的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只是他很少会主动向自己提起政事。到底是什么样的事,竟然让如此有主见的柴荣如此不安?
“最近,各州纷纷来报,寺院越建越多,越修越大。漏网背军之辈,行奸为盗之徒,纷纷躲进寺院以逃避法办。而天下之财更是源源不断流向寺院,所谓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若不加限制,如此下去,恐财物枯竭,人力匮乏,我平定天下,光复燕云之梦就难实现了。”
符皇后一听,心中不禁一震。原来柴荣心中所想之大事,是要限制佛教。她自小便熟读史书,对前朝往事如数家珍。佛教传入中土之后,自南北朝以来,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都曾掀起过轰轰烈烈的灭佛、限佛行动,史称“三武灭佛”。毫无疑问,三次灭佛的动机都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财源和人力的控制,但在民间却有诸多争议。更诡异的是,拓跋焘后来被近臣所杀,死于非命;宇文邕则英年而逝,两年后北周灭亡;而唐武宗李炎虽然让走下坡路的王朝回光返照,创造了短短的会昌中兴,却因服食丹药而暴亡,这三位皇帝似乎都未能善终。以至于民间多有传言,说这都是因为灭佛毁佛,所以遭到天谴。
想到这里,符皇后如坠冰窟。通往盛世的路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冒这样的风险?
柴荣正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自己。他的目光清澈深邃,燃烧着热切期待的光芒。她知道他希望自己说什么。但她无法战胜自己的内心。曾几何时,就算面前生死一线,刀光寒寒,她也能面不改色,泰然应对。但此时,面对那双眼睛,她却感到自己的心在砰砰乱跳。历经生死才得到的幸福,她实在不愿意冒任何风险来毁掉。
“陛下,臣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柴荣有些诧异。在他眼里,符皇后性格直爽,一向心直口快,为何此时却如此?
“臣妾记得,当年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三位皇帝都曾下诏灭佛,此三位皇帝皆可谓一代雄主,却均不得善终。世间传言,都是因为毁佛而被诅咒,是天谴……”
柴荣哈哈大笑。“魏王之女,皇帝之后,竟然也相信这些俗人妄言?”
符皇后突然有些激动,她情不自禁站起身来,高声道:“我并不是惧怕鬼神,也并非相信妄言,只是担心陛下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