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鲜血静静地流满了青苔斑驳的石阶,在这个雾气浓重的清晨涂抹出一幅令人惊骇的图景。隐藏在门后的李继岌慢慢走了出来,看着那一地的惨状,李继岌面色苍白。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让整个蜀地都闻风丧胆的名将竟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人手杀于前。李继岌低垂的双手在颤抖,消息一出,父亲将会怎样看?整个天下又会怎样看?

  年纪轻轻的李继岌当然不会想到,就在这个寒冷而血腥的清晨,他打开的将是一个引发天下大乱的魔盒,甚至将摧毁他的家族苦心经营的那个看似强大的王朝。

  在李继岌身边任掌书记的李崧被叫来议事。他做梦也想不到会看到这样惊心动魄的谋杀现场。李崧是个聪明人,他立刻明白了郭崇韬被杀意味着什么。他无奈地对李继岌说:“现在蜀地人心未平,局势诡异莫测,再说过几天大军就要开拔回师,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大王竟然擅自杀死大将,您难道不能忍一忍到洛阳再说吗?”

  李继岌呆呆地看着郭崇韬的尸体,六神无主。谋杀郭崇韬之前,他被几个宦官纠缠得头昏脑胀,根本来不及细想。如今木已成舟,他才感觉到恐怖和惶恐。郭崇韬一死,他身边再也没有了顶梁柱,未来怎么样,他已无法掌控。

  李崧叹了口气。不管怎么样,现在他必须要帮自己的主子收拾残局。李崧马上找来几个自己信任的书吏,伪造了一个将郭崇韬就地正法的诏书,对外宣称郭崇韬谋反被杀。接着,又建议李继岌任命任圜暂代总管蜀地军政,稳定人心,等待孟知祥前来交接。

  宦官们则兴奋异常,乘势对郭崇韬的势力展开大清洗。李从袭带着武士连夜抓捕郭崇韬的亲属、亲信,一天之内,郭崇韬的儿子郭廷信、郭廷诲,还有那个企图倚靠郭崇韬上位的野心家王宗弼都迅速遭到捕杀。等孟知祥赶到成都,才发现满城已是腥风血雨。看着好友的尸体,孟知祥只能仰天长叹。

  马彦珪飞马奔回洛阳,向李存勖报告郭崇韬的罪行。事情到了这一步,李存勖也只好痛下杀手,叫人捕杀了郭崇韬留在洛阳的另外三个儿子,同时在军中对郭崇韬的旧将进行清洗。

  这场风暴突如其来,令朝廷内外惊骇不已,天下百姓不知所以,更是议论纷纷。整个后唐王朝因为郭崇韬的被杀,人心惶惶,动荡不安。但风暴已起,早已超出了所有人的控制。郭崇韬的女婿、保大节度使李存首先被指控与郭家同谋造反,遭到捕杀。不久,义成节度使朱友谦也受到牵连,遭到满门抄斩。郭崇韬案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只要有人被怀疑与郭崇韬有牵连,立遭杀身之祸。

  这场飞来横祸很快威胁到了另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李嗣源。伶官们开始不断向李存勖报告各种关于李嗣源有谱没谱的小道消息。一听到李嗣源这个名字,顿让李存勖感到心烦意乱。

  对李嗣源,李存勖一直怀着复杂的心态。镇州事变以来,自己重用的老将日益凋零,军中青黄不接,现在郭崇韬又被杀,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唯李嗣源而已。但每次想到这个面色阴沉,满脸虬须的大哥,李存勖就会难以言喻的心悸。李嗣源身边猛将如云,兵势强盛,从不屑与圈外人交往,总是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胡柳之战,李嗣源以军情不明为由,中途脱离战场,擅自渡河北上,这让李存勖勃然大怒。攻灭后梁之后,李嗣源罕见地主动上表,请求调自己的养子李从珂为北京内牙马步都指挥使,理由是这样照顾家里比较方便。对老将们一向心存戒备的李存勖火冒三丈,在他看来,李嗣源这样做,是想借李从珂之手控制太原,可谓居心叵测。一怒之下,李存勖一纸诏令把李从珂贬为突骑指挥使,让他只带几百人去守一个偏远的石门镇。李存勖与李嗣源之间的关系顿时坠入冰点。后来太后病重,李嗣源上表请求进宫看望,李存勖竟然狠心不准李嗣源前往洛阳。不久太后病死,李嗣源最终也没能见上养母一面。

  郭崇韬在世之时,就曾经劝说李存勖,把李嗣源从魏州调到洛阳担任闲职,乘机罢免其军权,后来甚至劝李存勖下决心除掉此人。在李存勖看来,郭崇韬、李嗣源性情迥异,水火不容,这样两个人怎么可能突然搅和到一起?

  心神不宁的李存勖决定先派朱守殷到魏州探听虚实。李存勖做梦也没想到,朱守殷早就对他重用宦官,宠信伶人不满,已有叛逆之心。见到李嗣源,朱守殷不仅把来意和盘托出,还怂恿李嗣源说:“你功高震主,皇帝已经对你有猜忌。现在宦官们利用郭崇韬案大做文章,清除异己,早晚要动到你头上来,将军要早作打算。”李嗣源面无表情地看着来意不明的朱守殷,淡淡一笑:“我不过一介武夫,又能做什么打算?听天由命吧。”喜怒不形于色的李嗣源已经明白,一直小心翼翼躲避着政治漩涡的他再也躲不开了。不管他愿意不愿意,都注定要迎来人生中最大的一场变故。

  数千里之外,在掀起这场席卷整个后唐帝国政治风暴的始发地蜀中,数万唐军正缓缓北上。按照李存勖的命令,魏王李继岌带着伐蜀大军终于走上了漫长的归程。而洛阳以北,在贝州城的府衙内,几个银枪军将领正在窃窃私语。很快,这两个相距遥远,毫不相干的地方就将同时掀起风暴,当这两场风暴交集之时,那个看似强大的王朝将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崩裂。

  魏州银枪军,是当年后梁名将杨师厚一手建立起来的精锐之师。杨师厚死后,李存勖乘虚而入,将这支精兵纳入麾下。这支精兵跟随李存勖左右,逐鹿中原,立下赫赫战功。性起之时,李存勖还曾对士兵们夸下海口,等一旦灭了梁人,便要对他们大加赏赐。但没人会想到,灭梁之后,李存勖首先封赏的竟然是身边的伶人,好几个他最宠爱的伶人都被封了刺史的大官,其他人却只有干瞪眼。刀口舔血这么多年,传说中的赏赐不见了踪影,倒是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戏子鸡犬升天。魏州军士无不恨得咬牙切齿。不久,因为黄河泛滥,河朔饥荒,粮饷中断,银枪军人心浮动。郭崇韬被杀的消息传来,更是谣言四起。军中纷纷传言,皇帝要对当年的有功之臣大开杀戒,下一步就是盛名在外的银枪军。

  这天夜里,驻守贝州的银枪军将领皇甫晖、赵在礼突然举兵叛乱。他们诛杀了当地监军、官吏,在城内大肆抢掠焚烧。将贝州洗劫一空之后,这支叛军径直南下,连克临清、永济、馆陶,直扑邺都(今河北大名县)。叛军声势浩大,邺都守将史彦琼魂飞魄散,丢下军队,单人匹马逃奔洛阳。叛军随即攻陷邺都,四处抢掠,中原震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