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远远不止如此。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契丹人凿地道,堆土山,四面攻城,竟然如同炫耀一般使用了数十种攻城战术。城中兵少,契丹人攻城又如此得法,幽州岌岌可危。周德威明白,契丹大军这次是有备而来,不夺下幽州誓不罢休,根本不是打打秋风,抢枪东西就会走的。这样下去,幽州城必然陷落。他只有对天祷告,正在黄河边上与刘鄩纠缠的李存勖能充分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尽快派军前来救援。

  但面对幽州的急报,一向擅长决断的李存勖却陷入了犹豫。

  李存勖知道,耶律阿保机早有南侵之心,和契丹人这一仗是迟早要打的,但他实在不想在这时候与契丹大打出手。黄河就在眼前,刘鄩虽然负隅顽抗,也不过是秋后的蚱蜢,蹦跶不了几天。他相信,自己的大军一旦渡过黄河,将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摧垮梁人的斗志。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一个与死敌彻底清算的机会,他实在不想失去。潜意识里,他希望契丹人的这次进攻只不过仍是一次边境掠夺而已。

  各种各样的情报纷至沓来,互相矛盾。有的说契丹人有上百万之多,不仅是幽州,连整个黄河以北都是他们的目标。有的说契丹人看似浩大,但能战的不过万人,这次入侵不过是趁晋军主力南下炫耀武力罢了。李存勖越看越糊涂,一气之下把这些报告撕了个粉碎,大手一挥,传令继续对梁军发起攻击。

  幽州城下的战斗变得越来越血腥。在晋军的顽强防守之下,契丹人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坚持。攻势一天比一天猛烈,而援军却渺无踪迹。晋军士兵们开始感觉到了恐惧,一些意志崩溃的士兵甚至放声大哭。周德威终于坐不住了,派人趁夜偷偷潜出城去,抄小路疾奔魏州再次向李存勖求援。

  听完幽州使者上气不接下气的报告,李存勖终于意识到自己犯错了,而且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毫无疑问,契丹人的这次进攻不仅有备而来,更是所谋甚大。如果幽州有失,数十万契丹人将挥刀纵马,大举南下,把自己的大后方搅个天翻地覆。到那时,不仅夺取中原将成画饼,甚至连河东都会遭致灭顶之灾。

  军中的各位高级将领被紧急叫到了李存勖的大帐内。李嗣源、李存审等人一进大帐就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寻常。李存勖面色阴沉,愁眉苦脸,一副大祸临头的样子。在众人的印象里,不管什么样的危急时刻,李存勖总是大大咧咧,不以为然,看来这一次情况确实不妙。

  李存勖用阴沉的眼光扫了大家一眼,缓缓说:“今天又接到周德威将军急报,契丹人至少出动了三十万兵马,大举围攻我幽州已有两百余日……我原以为契丹人越过草原,长途而来,必定不会长久围攻,如果掠夺不到什么东西,粮食吃完,他们就会退走,无需小题大作。”说到这里,李存勖叹了口气:“没想到契丹军此次异于往常,围攻百日,大有不夺幽州誓不罢休的架势,是以请各位前来商议对策……”

  “大王,幽州危在旦夕,不可再犹豫。我愿领骑兵五千为先锋,援救周将军。”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一扫大帐内的压抑。

  30 秋日下的鏖战

  李存勖惊喜不已。他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的竟然是一向沉稳的李嗣源。

  如果说自视甚高的李存勖对他的部下们还有谁看不懂的话,李嗣源是唯一的一个。毫无疑问,这是一员猛将,在战场上他是对手的噩梦。在他的印象里,李嗣源好像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或者说,从没有因为他自己的原因打过败仗。而在战场下,李嗣源的沉默有如雷击。在众人面前,他很少说话,但在人群中,谁都无法忽视他的存在。在这个外表粗野的沙陀人身上,笼罩着一种令人不安的神秘气质,谁都无法否认他的才华,但似乎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洞悉他的内心。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李嗣源一旦发话,便意味着他已经完全拿定了主意。

  “我愿领骑兵五千为先锋,前去援救周将军!”听到李嗣源斩钉截铁地这样说,李存勖顿觉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李存审也站起身来,大声道:“李将军说得对,我们如果再犹豫,只怕幽州出事,我也愿意领兵前往!”另一员大将阎宝则应道:“契丹人擅长骑战,我们应当挑选精兵,控制山险,用强弓劲弩设下埋伏待敌,如此,必破契丹人!”

  见众将纷纷请战,李存勖抚掌大笑,“我有三名猛将一起上阵,何愁契丹不破!李嗣源带五千精骑为先锋,李存审、阎宝二位将军领步骑七万,即刻北上幽州!”三位大将齐声得令,转身便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