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元869年,沙陀部族首领朱邪赤心被唐王朝任命为招讨使,率领彪悍的沙陀骑兵参加了镇压庞勋的战斗。沙陀骑兵威风八面,一战成名。朱邪赤心也立下大功被朝廷赐名为李国昌。也就在这一年,朱邪赤心年仅十三岁的儿子有了一个后来将威震天下的名字:李克用。

  沙陀人拥有了和皇帝一样的姓氏,这是大唐王朝对他们的认可和褒奖。但世事无常,当沙陀部落以异常强劲的风头崛起于塞外之时,他们为之效命的李家王朝却陷入了崩溃。曾经繁华如梦的京都长安战火连绵,天子脚下的关中大地饿殍遍地。“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食齑”,当朝廷权贵们在哀叹末日来临的时候,李克用和他的沙陀骑兵却像嗅到了鲜血的虎豹,他们跃马舞刀,卷地而来,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场瓜分天下的大混战中。

  乱世征战,千里浴血。李克用纵横天下三十年,虽然没能主宰天下,却终能割据河东,称霸太原。公元908年,精疲力尽的他倒在了与死敌朱温争夺天下的路上。

  呼啸的北风中,奄奄一息的李克用唤来了自己年仅二十三岁的儿子——李存勖。

  “我自云州起兵,至今已历三十载。此生数百战,终有今日局面。而今我气数已尽,李家一脉的荣耀,唯有托付我儿了……”李克用那只独眼,闪着最后一丝激越,他艰难地看着身前这个面色惊恐的儿子。

  年轻的李存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庞大家族的命运,怎么会这么快就一下子全压到了他的肩上。李克用艰难地抬起手,拿出了一个丝帛包裹。他用颤抖的手缓缓解开包裹,里面赫然放着三支闪着寒光的羽箭。

  “这包裹里放着三支羽箭。这三支箭代表我尚未完成的三件大事,也是我最放不下的三个毕生之恨。”

  李存勖茫然地看着这三支箭,不知所措。

  “幽州刘仁恭,当年我对他恩重如山,可恨我识人不准,竟养虎成患。此平生一大恨!”

  李存勖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刘仁恭的事他很清楚。当年此人为卢龙军队追杀,仓惶南逃,投奔河东。李克用待之甚厚,并且出兵攻陷幽州,帮助刘仁恭大摇大摆回到幽州做了卢龙节度使。谁料此人刚刚在幽州站稳脚跟,便生异心。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被军阀韩建挟持于华州,李克用向刘仁恭征兵勤王,刘仁恭却以各种理由搪塞。没过多久,自觉羽翼已丰的刘仁恭正式叛晋。李克用盛怒之下,亲自率领五万兵马进攻幽州。结果安塞一战,李克用大败而归。对刘仁恭的恩将仇报,李克用自然难以释怀。

  李存勖暗暗吸了一口气。他从小在蓝天草原,大漠风沙中成长,这让他变成了一个心胸磊落,一诺千金的汉子。在他看来,背叛是最不可饶恕的罪行。

  不除刘仁恭,誓不为人!

  “契丹人耶律阿保机,背信弃义,屡次南侵。契丹不除,终为心腹大患。这是你要记住的第二件事……征讨契丹,以绝后患……”李克用眼中的光芒正在逐渐暗淡,他看着面沉如水的儿子,挣扎着继续道。

  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李克用在云中见到了契丹国首领,那个叫耶律阿保机的男人。李克用很清楚,契丹的实力正日益强大,他们早已不满足在偏远的草原放牧,对富庶的中原觊觎已久。但对这些崇尚武力的异族,只能笼络为己用,决不要试图去征服。这次原本充满火药味的会面出奇的顺利。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觥筹交错之后,白纸黑字,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之交。

  但让李克用没有想到的是,刚过了两年,情势就发生了大逆转。这一年,耶律阿保机吞并契丹七部,成为契丹可汗。而李克用的死敌朱温则废唐称帝。一直把河东视为眼中钉的朱温上台之后立即把契丹作为重点公关对象,希望在李克用的背后插上一把刀子。新登可汗宝座的耶律阿保机正急需得到中原政权的认可。朱温的绣球一抛,双方一拍即合。耶律阿保机向朱温奉表称臣,接受朱温封册,并相约共同举兵攻灭河东。消息传到太原,李克用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李存勖等众人也都忿忿不平。不过面对后梁的强大压力,讨伐契丹一事只能搁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