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7)
大敌当前,他不可能在士兵们面前露出脆弱的一面。如今围城已解,强敌已破,面对李存勖,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父王临终之前曾谆谆告诫,进通(李嗣昭的乳名)忠孝两全,念你最深。要我无论何时要竭尽全力解潞州之围。潞州之围不解,他死不瞑目……”说到此处,李存勖已泪流满面。
城楼上一片哭声。对那些普通士兵们来说,这场长达半年多的炼狱生涯终于结束了。
潞州解围之后,李存勖即命周德威乘胜进攻泽州。梁军在河东的精锐已被击溃,乘机撕裂朱温的防线,正当其时。
如果朱温是一匹老谋深算的狼,李存勖就是一头无所畏惧的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一旦认准了猎物,就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紧追不舍,绝不放手。
泽州号称“中原屏翰”,泽州一旦失手,河东骑兵将长驱直入,直扑中原。此时刘知俊刚刚离开泽州,正在半路集结晋、绛等州的军队,准备北上支援。泽州城防极为空虚,形势对梁军已是岌岌可危。
而此时,远在汴州的朱温刚刚得到潞州大败的消息,率军攻破夹寨的正是年纪轻轻的李存勖。
惊愕、愤怒、悲痛、焦虑……千愁百绪就像潮水一样地涌来。他想起自己早亡的长子朱友裕,想起自己横死的两个侄儿朱友伦、朱友宁,再想想剩下那几个不学无术的儿子,朱温的脸骤然变得通红。他呆立半晌,愤然仰天长啸:“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
和李克用缠斗了半生的朱温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没有输给李克用,却在对手死后输给了他的儿子。
李存勖正站在潞州的城楼上,英姿勃发地望着中原的方向。十八年前,父亲曾在三垂冈下鼓瑟饮酒,仰天高唱西晋诗人陆机所作的《百年歌》,悲壮苍凉的歌声犹然在耳。
白驹过隙,年华易老。总有一天,他一定会完成父亲的遗志,亲率大军横扫中原,作为一个征服者站上汴州的城头。
八百多年后,清代诗人严遂成遥望青翠依旧的三垂冈,提笔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七律: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返回顶部↑
“父王临终之前曾谆谆告诫,进通(李嗣昭的乳名)忠孝两全,念你最深。要我无论何时要竭尽全力解潞州之围。潞州之围不解,他死不瞑目……”说到此处,李存勖已泪流满面。
城楼上一片哭声。对那些普通士兵们来说,这场长达半年多的炼狱生涯终于结束了。
潞州解围之后,李存勖即命周德威乘胜进攻泽州。梁军在河东的精锐已被击溃,乘机撕裂朱温的防线,正当其时。
如果朱温是一匹老谋深算的狼,李存勖就是一头无所畏惧的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一旦认准了猎物,就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紧追不舍,绝不放手。
泽州号称“中原屏翰”,泽州一旦失手,河东骑兵将长驱直入,直扑中原。此时刘知俊刚刚离开泽州,正在半路集结晋、绛等州的军队,准备北上支援。泽州城防极为空虚,形势对梁军已是岌岌可危。
而此时,远在汴州的朱温刚刚得到潞州大败的消息,率军攻破夹寨的正是年纪轻轻的李存勖。
惊愕、愤怒、悲痛、焦虑……千愁百绪就像潮水一样地涌来。他想起自己早亡的长子朱友裕,想起自己横死的两个侄儿朱友伦、朱友宁,再想想剩下那几个不学无术的儿子,朱温的脸骤然变得通红。他呆立半晌,愤然仰天长啸:“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
和李克用缠斗了半生的朱温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没有输给李克用,却在对手死后输给了他的儿子。
李存勖正站在潞州的城楼上,英姿勃发地望着中原的方向。十八年前,父亲曾在三垂冈下鼓瑟饮酒,仰天高唱西晋诗人陆机所作的《百年歌》,悲壮苍凉的歌声犹然在耳。
白驹过隙,年华易老。总有一天,他一定会完成父亲的遗志,亲率大军横扫中原,作为一个征服者站上汴州的城头。
八百多年后,清代诗人严遂成遥望青翠依旧的三垂冈,提笔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七律: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