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4 / 7)
天复元年(901年),实力更加膨胀的朱温企图一举解决河东问题,调集重兵对李克用发动六路围攻。这次规模空前的进攻虽然最终因为氏叔综部的惨败而功亏一篑,但却把潞州再次夺回手里。朱温终于对李克用形成了有效的压制。
为了守住这个战略要点,朱温精挑细选,特意命自己的心腹大将丁会镇守此城。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丁会因为不满朱温谋杀唐昭宗,竟然向李克用献城请降。这让朱温大为光火。
在朱温看来,潞州是进攻河东的一块最重要的跳板。这个问题不解决,如鲠在喉,全身不快。
天祐四年(907年)六月,大刀阔斧理顺了朝廷的朱温终于腾出手来,准备再度图谋潞州。葛从周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朱温派出在西征凤翔之战中出尽风头的康怀英为帅,领兵八万,向潞州进发。
朱温与李克用的新一轮对决又一次在潞州城下上演了。
镇守潞州的是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之一李嗣昭。面对梁军的围攻,这个对李克用忠心不二的养子横下一条心,全力死守。
康怀英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表演的机会。这是大梁王朝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外作战,在群英荟萃的梁军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他。这一仗,他只能胜,不能败。
面对坚固的潞州城,梁军发动了如潮的进攻,昼夜不停。短短几天时间,鲜血已经染红了那座厚重的城墙,城下堆起一座又一座尸体积成的小山。
半个月过去了,攻城毫无进展。朱温发来的催促文书一道紧似一道,康怀英坐不住了。
梁军开始围绕整个潞州城修筑攻城壕沟。当康怀英的这个得意之作完成时,潞州城外的风景已彻底改头换面。密集纵横的壕沟覆盖了整个原野,在那些壕沟的连接处,还建起了坚固的箭塔与碉堡,它们就像一张巨大而致命的蛛网,恶狠狠地罩住了那座可怜的城池和里面死守的晋军。
当年刘秀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马成围攻李宪老巢舒县,在他指挥下,汉军在舒县城外大结蜘蛛网,把守军与援军彻底隔离。马成就这样在城外默默编织了近两年的网,直到舒县断粮城破。
不知道康怀英是不是从马成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在强攻不成的情况下用这样的方法围城。但他忽略了一点,马成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有坚韧的决心和意志,更因为他有一个淡定从容的主公——刘秀。
而朱温显然不是那样的人。
称帝之后的朱温正变得更加焦躁自负,急于求成。仅仅在名义上成为天下的主宰并不能满足他的欲望。李克用、王建等人让他无法忍受。特别是李克用,朱温甚至隐隐感觉到,如果有一天谁有能力消灭他建立的大梁王朝,这个人只能是他。
朱温变得前所未有的焦虑。
↑返回顶部↑
为了守住这个战略要点,朱温精挑细选,特意命自己的心腹大将丁会镇守此城。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丁会因为不满朱温谋杀唐昭宗,竟然向李克用献城请降。这让朱温大为光火。
在朱温看来,潞州是进攻河东的一块最重要的跳板。这个问题不解决,如鲠在喉,全身不快。
天祐四年(907年)六月,大刀阔斧理顺了朝廷的朱温终于腾出手来,准备再度图谋潞州。葛从周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朱温派出在西征凤翔之战中出尽风头的康怀英为帅,领兵八万,向潞州进发。
朱温与李克用的新一轮对决又一次在潞州城下上演了。
镇守潞州的是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之一李嗣昭。面对梁军的围攻,这个对李克用忠心不二的养子横下一条心,全力死守。
康怀英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表演的机会。这是大梁王朝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外作战,在群英荟萃的梁军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他。这一仗,他只能胜,不能败。
面对坚固的潞州城,梁军发动了如潮的进攻,昼夜不停。短短几天时间,鲜血已经染红了那座厚重的城墙,城下堆起一座又一座尸体积成的小山。
半个月过去了,攻城毫无进展。朱温发来的催促文书一道紧似一道,康怀英坐不住了。
梁军开始围绕整个潞州城修筑攻城壕沟。当康怀英的这个得意之作完成时,潞州城外的风景已彻底改头换面。密集纵横的壕沟覆盖了整个原野,在那些壕沟的连接处,还建起了坚固的箭塔与碉堡,它们就像一张巨大而致命的蛛网,恶狠狠地罩住了那座可怜的城池和里面死守的晋军。
当年刘秀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马成围攻李宪老巢舒县,在他指挥下,汉军在舒县城外大结蜘蛛网,把守军与援军彻底隔离。马成就这样在城外默默编织了近两年的网,直到舒县断粮城破。
不知道康怀英是不是从马成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在强攻不成的情况下用这样的方法围城。但他忽略了一点,马成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有坚韧的决心和意志,更因为他有一个淡定从容的主公——刘秀。
而朱温显然不是那样的人。
称帝之后的朱温正变得更加焦躁自负,急于求成。仅仅在名义上成为天下的主宰并不能满足他的欲望。李克用、王建等人让他无法忍受。特别是李克用,朱温甚至隐隐感觉到,如果有一天谁有能力消灭他建立的大梁王朝,这个人只能是他。
朱温变得前所未有的焦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