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3 / 7)
2.不见人烟空见花
把李茂贞死死困在凤翔的朱温正享受着关中平原上早早到来的春天。他带着大军在凤翔以东,长安以西的广阔地区四处游荡,收集钱粮,接受投降,扩大势力,忙得不亦乐乎。
急于脱困的李茂贞又想了个办法。他和韩全诲一起伪造了一封天子诏书,以皇帝名义要求朱温撤军。对这样的伎俩,朱温一看便知。他把诏书遍示众将和各位大臣,笑道:“大家看看,这就是李茂贞与韩全诲伪造的诏书,企图诱我撤军,真是可笑之极。”李茂贞、韩全诲妙计泡汤,又多了一条伪造诏书的罪名。
李茂贞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胁迫可怜的唐昭宗修书一封,要求朱温跟凤翔和解,还表示愿意赐给朱温李姓,让他和李茂贞结为兄弟。对这个可笑的建议,朱温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李茂贞很急,皇帝很急,朝中大臣们也很急。但他不着急。现在时间站在他这一边。既然已经进入关中,就要把这里的油水榨干了再说。
但急速发展的河东局势却不得不让他关注。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河东将领李嗣昭、周德威终于在平阳击败梁军,接着出兵阴地关,进攻慈州(今山西吉县)、隰州(今山西隰县)。梁军在河东构建的桥头堡全线动摇。
接到河东告急的战报,朱温不得不率军北上救援。
李嗣昭、周德威都是河东名将,用兵迅急如风,晋军很快攻下慈、隰二州,进逼晋州(山西临汾市)、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而此时,朱温的主力才刚刚到达河中。
面对晋军猛烈的攻势,朱温立即做出决断。他让氏叔琮领兵严守晋州,又命朱友宁率精兵数万抢先赶往晋州支援。
朱友宁是朱温的二哥朱存的长子。当年朱存和朱温一起从军,结果在岭南一带的作战中身亡,留下了两个儿子:朱友宁和朱友伦。朱存的战死是朱温一生引以为痛之事,对这两个侄儿,自然是关爱有加,待之如亲生儿子一般。
和做事急躁鲁莽的父亲不同,由于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朱友宁风度翩翩,修养极好,喜怒不形于色。可能是耳濡目染的原因,虽然他长相文雅,但却自小喜好军事,很快就显示出军事将领的天赋和才能,带兵打仗甚有章法。对这个侄儿,朱温早已有心委以重任。
朱温相信,一心想雪洗兵败耻辱的氏叔琮配上智勇双全的朱友宁,应该能挡住气势汹汹的李嗣昭。
晋军进攻速度很快,朱友宁的军队还没到晋州,晋军前锋已至襄陵,距离晋州城只有不到一天的行程。
↑返回顶部↑
把李茂贞死死困在凤翔的朱温正享受着关中平原上早早到来的春天。他带着大军在凤翔以东,长安以西的广阔地区四处游荡,收集钱粮,接受投降,扩大势力,忙得不亦乐乎。
急于脱困的李茂贞又想了个办法。他和韩全诲一起伪造了一封天子诏书,以皇帝名义要求朱温撤军。对这样的伎俩,朱温一看便知。他把诏书遍示众将和各位大臣,笑道:“大家看看,这就是李茂贞与韩全诲伪造的诏书,企图诱我撤军,真是可笑之极。”李茂贞、韩全诲妙计泡汤,又多了一条伪造诏书的罪名。
李茂贞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胁迫可怜的唐昭宗修书一封,要求朱温跟凤翔和解,还表示愿意赐给朱温李姓,让他和李茂贞结为兄弟。对这个可笑的建议,朱温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李茂贞很急,皇帝很急,朝中大臣们也很急。但他不着急。现在时间站在他这一边。既然已经进入关中,就要把这里的油水榨干了再说。
但急速发展的河东局势却不得不让他关注。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河东将领李嗣昭、周德威终于在平阳击败梁军,接着出兵阴地关,进攻慈州(今山西吉县)、隰州(今山西隰县)。梁军在河东构建的桥头堡全线动摇。
接到河东告急的战报,朱温不得不率军北上救援。
李嗣昭、周德威都是河东名将,用兵迅急如风,晋军很快攻下慈、隰二州,进逼晋州(山西临汾市)、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而此时,朱温的主力才刚刚到达河中。
面对晋军猛烈的攻势,朱温立即做出决断。他让氏叔琮领兵严守晋州,又命朱友宁率精兵数万抢先赶往晋州支援。
朱友宁是朱温的二哥朱存的长子。当年朱存和朱温一起从军,结果在岭南一带的作战中身亡,留下了两个儿子:朱友宁和朱友伦。朱存的战死是朱温一生引以为痛之事,对这两个侄儿,自然是关爱有加,待之如亲生儿子一般。
和做事急躁鲁莽的父亲不同,由于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朱友宁风度翩翩,修养极好,喜怒不形于色。可能是耳濡目染的原因,虽然他长相文雅,但却自小喜好军事,很快就显示出军事将领的天赋和才能,带兵打仗甚有章法。对这个侄儿,朱温早已有心委以重任。
朱温相信,一心想雪洗兵败耻辱的氏叔琮配上智勇双全的朱友宁,应该能挡住气势汹汹的李嗣昭。
晋军进攻速度很快,朱友宁的军队还没到晋州,晋军前锋已至襄陵,距离晋州城只有不到一天的行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