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6 / 7)
大顺三年(892年),李克用派出另外两个养子李嗣勋、李存审进攻河北,大破燕赵联军,把势力扩张到河北道。
但不久,晋军中有第一勇将之称的李存孝被李克用的另一个养子李存信构陷。李存孝得知此事,大为不安,一气之下向朝廷上呈表章以邢州、洺州、磁州三州归顺朝廷,并愿意会同各道军队讨伐李克用。他同时联络朱温,请求火速派军支援。
当这个绝好的机会到来之时,朱温却没能把眼光从日趋激烈的中原战场上挪开。他的主力仍在徐州与时溥厮杀,对李存孝的请求,他根本没放在心上。
看着自己最得力的大将反叛,李克用坐不住了,亲领大军合围邢州。
乾宁元年(894年)三月,被围困近半年的李存孝终于没能等到朱温的援军,被迫投降。这位曾经威震天下,横扫河东的骁将被以车裂的酷刑处死。邢、洺、磁三州再度落入李克用之手。
此时的李克用,已雄踞河东,横亘太行,成为朱温北进路上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而在朱温的南面,那个连名字也险些被他忘记的杨行密,这十年也同样没有闲着。
当年,面对秦宗权部下孙儒的进攻,杨行密采纳谋士袁袭建议,放弃扬州,避开孙儒的兵锋,转而向皖南、苏北等地发展。他先占领庐州(今安徽合肥),后攻宣州(今安徽宣城),然后趁势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发展,相继占领苏州、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滁州、和州(今安徽和县)、楚州(今江苏淮安)等地,对扬州的孙儒形成了战略包围。
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在宣州击败孙儒军主力,随即占领扬州,斩杀孙儒。不知不觉间,他已将淮河以南的大片领土都纳入自己势力范围,成为当仁不让的淮南老大。乾宁二年(895年),朝廷终于不得不正视他的存在,进封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中书门下平章事、弘农郡王。
十年过去了。当朱温终于扫平中原诸雄,站起身来将眼睛投向更为广阔的天下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不管是身后那片苍茫的河东大地,还是南边那块水网密布的江淮平原,都已经站起来一个实力不在他之下,同样胸怀觊觎天下之野心的强大对手。
这十年,他一直专注于逐鹿中原。当他终于在这块土地站稳脚跟的时候,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个天下早已物是人非。
十年征战如梦,回首已是天涯。
朱温闷闷不乐地看着那卷展开的地图。
黄巢失败之后,他从同州起兵,先后荡平秦宗权、降服魏博军、剿灭时溥、击破朱瑄、朱瑾兄弟,历经大小战斗不下百余次,罕有败绩。而现在,自己的对手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强大,更加令人不安。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他百思不得其解。
↑返回顶部↑
但不久,晋军中有第一勇将之称的李存孝被李克用的另一个养子李存信构陷。李存孝得知此事,大为不安,一气之下向朝廷上呈表章以邢州、洺州、磁州三州归顺朝廷,并愿意会同各道军队讨伐李克用。他同时联络朱温,请求火速派军支援。
当这个绝好的机会到来之时,朱温却没能把眼光从日趋激烈的中原战场上挪开。他的主力仍在徐州与时溥厮杀,对李存孝的请求,他根本没放在心上。
看着自己最得力的大将反叛,李克用坐不住了,亲领大军合围邢州。
乾宁元年(894年)三月,被围困近半年的李存孝终于没能等到朱温的援军,被迫投降。这位曾经威震天下,横扫河东的骁将被以车裂的酷刑处死。邢、洺、磁三州再度落入李克用之手。
此时的李克用,已雄踞河东,横亘太行,成为朱温北进路上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而在朱温的南面,那个连名字也险些被他忘记的杨行密,这十年也同样没有闲着。
当年,面对秦宗权部下孙儒的进攻,杨行密采纳谋士袁袭建议,放弃扬州,避开孙儒的兵锋,转而向皖南、苏北等地发展。他先占领庐州(今安徽合肥),后攻宣州(今安徽宣城),然后趁势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发展,相继占领苏州、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滁州、和州(今安徽和县)、楚州(今江苏淮安)等地,对扬州的孙儒形成了战略包围。
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在宣州击败孙儒军主力,随即占领扬州,斩杀孙儒。不知不觉间,他已将淮河以南的大片领土都纳入自己势力范围,成为当仁不让的淮南老大。乾宁二年(895年),朝廷终于不得不正视他的存在,进封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中书门下平章事、弘农郡王。
十年过去了。当朱温终于扫平中原诸雄,站起身来将眼睛投向更为广阔的天下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不管是身后那片苍茫的河东大地,还是南边那块水网密布的江淮平原,都已经站起来一个实力不在他之下,同样胸怀觊觎天下之野心的强大对手。
这十年,他一直专注于逐鹿中原。当他终于在这块土地站稳脚跟的时候,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个天下早已物是人非。
十年征战如梦,回首已是天涯。
朱温闷闷不乐地看着那卷展开的地图。
黄巢失败之后,他从同州起兵,先后荡平秦宗权、降服魏博军、剿灭时溥、击破朱瑄、朱瑾兄弟,历经大小战斗不下百余次,罕有败绩。而现在,自己的对手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强大,更加令人不安。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他百思不得其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