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这二十多年来,每当回想起自己走过的那些路,夜深时,也难免内心沉郁吧?

  如今太子回来了,依旧站在朝堂上右上首的位置,过往的秩序似乎在逐渐恢复。

  皇上在朝堂上,提及了退位一事,想试探一下朝臣的反应。

  他考虑了很多情况,也都一一应验了,比如说反对的朝臣说陛下正值盛年,只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期间太子监国即可;也有人提及,太子还很年轻,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历练。

  皇上直接道:“众臣皆知,太子是朕一手培养的,也是各位老臣看着长大的。此番镇压李恪反叛一事,太子居功甚伟,堪当大任。”

  以国舅、韩卿书等人为首的太/子/党,自然表示拥护皇上的决议,并额外提及了太医对皇上心疾的诊断,强调陛下需保重龙体,不可再过度操劳。

  至此为止,朝堂上都是正常辩论,没有什么幺蛾子,都在可控范围内。

  但人算不如天算。

  最终,火还是烧到了我的身上。

  因为皇上的目的已经被猜到了。

  就在我和李祯回宫当夜,皇上便对李祯道:“现在战事已毕,天下太平,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整肃贪腐之风。此事乃朕二十年来的心腹大患,如今正值天时地利人和之际,由新君来做,最合适不过。”

  随后,他和李祯细细分析了现在朝堂上的格局。哪些人可以动,哪些人只能削弱,还有哪些敲打之后依旧能用得着。

  父子二人秉烛夜谈至深夜。

  我是个旁听的。按理说我不应该听这种对话,但就在我准备自觉退下时,皇上对我道:“太子妃,你留下来听。”

  我便听了全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