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6 / 7)
7《元史·成遵传》载,倪文俊质威顺王之子,而遣人请降,求为湖广行省平章,朝臣欲许者半。参议中书省事成遵反对,并以项羽执太公事为例。
8《草木子》。
第三十六章
陈友谅兴败陈友谅,河南江北行省沔阳渔家子。“少读书,略通文义”1。徐寿辉起兵时,参加起义,为倪文俊簿书掾,后因攻城略地有功,文俊使其领兵,升为元帅。
天完治平五年(至正十五年,1355),倪文俊迎徐寿辉居汉阳后,渐专天完政柄,友谅心不能平。七年,文俊谋杀寿辉,友谅更乘衅袭杀文俊,自称宣慰使,寻自为平章,操纵天完政柄,将这支武装力量当成自己谋富贵、图大事的工具,徐寿辉“徒存空名”而已。
经过两年多的战斗,天完政权控制了长江中游、洞庭湖周围和鄱阳湖北部地区。此外,尚有四川的明玉珍部和袁州的欧普祥部。其中心地区除东北一隅与朱元璋接界外,周围仍处在元朝势力包围之中。陈友谅掌握了天完大权后,打击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依然是元朝势力控制的地区。
十月,陈友谅沿江东下,袭击安庆。十一月,屯于山口镇。与安庆守将余阙大战于观音桥。
八年正月,陈友谅与赵普胜、祝宗分别攻其西、东、南三门。元将余阙分兵守御三门,自当西门。“阙身中三创,被十余枪,力尽,引佩刀自刎死,堕于清水塘”2,攻围两月后,城破。
攻下安庆后,陈友谅顺流而下,进攻江西。五年前,天完红巾军在江西曾横扫诸州县,至此仍有红巾军余部在境内活动。而欧普胜的势力仍占据袁州。经过天完初的打击,元朝虽收复了大部分州县,力量也相应削弱,加之当初配合官军镇压红巾军的地主武装遭到蒙古、色目官僚、将领的排挤和杀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深。这一切,都为陈友谅的顺利进军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月,陈友谅部将王奉国袭击信州,大军号称二十万。四月,赵普胜自枞阳进军池州,俘元枢密分院院判赵忠,下池州。同月,陈友谅占据龙兴路(今江西南昌)。王奉国占领瑞州。
陈友谅时江西行省平章政事火尔赤任专权柄,与省臣道童不和,贪忍不得将士心。“陈友谅由九江亲率水兵乘风一夕掩至,官军、义兵势衰不敌,城遂破”3。火尔赤逃遁。道童退至抚州路,“欲集诸县义兵以图克复,而势已不可为”。不久,天完追兵至抚州,道童渡水相拒,死4。
五月,陈友谅遣康泰、赵琮、邓克明等率军前往福建。
友谅自领兵下吉安路。时元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萨里、都事吴伯都剌皆总兵分省于吉安,漫不事事。陈友谅以大将熊天瑞往攻吉安,吴伯都剌遣其将塔普援吉,反降于熊,而为向导,生普庵萨里、吴伯都剌皆遁,众大溃,城陷。熊天瑞又占领抚州,俘抚州达鲁花赤完者帖木儿。
陈友谅遣将幸文才围攻赣州路(今江西赣州),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撒里(全普庵萨里)与总管哈海赤斩其劝降使,擐甲登城拒守,力战凡四月。九月,兵少食尽,全普庵撒里自刭死。城陷,哈海赤被俘,不降,被杀。
十一月,陈友谅下汀州路(属江浙行省,今福建长汀)。
↑返回顶部↑
8《草木子》。
第三十六章
陈友谅兴败陈友谅,河南江北行省沔阳渔家子。“少读书,略通文义”1。徐寿辉起兵时,参加起义,为倪文俊簿书掾,后因攻城略地有功,文俊使其领兵,升为元帅。
天完治平五年(至正十五年,1355),倪文俊迎徐寿辉居汉阳后,渐专天完政柄,友谅心不能平。七年,文俊谋杀寿辉,友谅更乘衅袭杀文俊,自称宣慰使,寻自为平章,操纵天完政柄,将这支武装力量当成自己谋富贵、图大事的工具,徐寿辉“徒存空名”而已。
经过两年多的战斗,天完政权控制了长江中游、洞庭湖周围和鄱阳湖北部地区。此外,尚有四川的明玉珍部和袁州的欧普祥部。其中心地区除东北一隅与朱元璋接界外,周围仍处在元朝势力包围之中。陈友谅掌握了天完大权后,打击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依然是元朝势力控制的地区。
十月,陈友谅沿江东下,袭击安庆。十一月,屯于山口镇。与安庆守将余阙大战于观音桥。
八年正月,陈友谅与赵普胜、祝宗分别攻其西、东、南三门。元将余阙分兵守御三门,自当西门。“阙身中三创,被十余枪,力尽,引佩刀自刎死,堕于清水塘”2,攻围两月后,城破。
攻下安庆后,陈友谅顺流而下,进攻江西。五年前,天完红巾军在江西曾横扫诸州县,至此仍有红巾军余部在境内活动。而欧普胜的势力仍占据袁州。经过天完初的打击,元朝虽收复了大部分州县,力量也相应削弱,加之当初配合官军镇压红巾军的地主武装遭到蒙古、色目官僚、将领的排挤和杀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深。这一切,都为陈友谅的顺利进军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月,陈友谅部将王奉国袭击信州,大军号称二十万。四月,赵普胜自枞阳进军池州,俘元枢密分院院判赵忠,下池州。同月,陈友谅占据龙兴路(今江西南昌)。王奉国占领瑞州。
陈友谅时江西行省平章政事火尔赤任专权柄,与省臣道童不和,贪忍不得将士心。“陈友谅由九江亲率水兵乘风一夕掩至,官军、义兵势衰不敌,城遂破”3。火尔赤逃遁。道童退至抚州路,“欲集诸县义兵以图克复,而势已不可为”。不久,天完追兵至抚州,道童渡水相拒,死4。
五月,陈友谅遣康泰、赵琮、邓克明等率军前往福建。
友谅自领兵下吉安路。时元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萨里、都事吴伯都剌皆总兵分省于吉安,漫不事事。陈友谅以大将熊天瑞往攻吉安,吴伯都剌遣其将塔普援吉,反降于熊,而为向导,生普庵萨里、吴伯都剌皆遁,众大溃,城陷。熊天瑞又占领抚州,俘抚州达鲁花赤完者帖木儿。
陈友谅遣将幸文才围攻赣州路(今江西赣州),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撒里(全普庵萨里)与总管哈海赤斩其劝降使,擐甲登城拒守,力战凡四月。九月,兵少食尽,全普庵撒里自刭死。城陷,哈海赤被俘,不降,被杀。
十一月,陈友谅下汀州路(属江浙行省,今福建长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