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司马颖死后,他的故吏都害怕受到牵连四散逃亡。到了他出殡的那天,邺城百姓无不唏嘘感叹。

  “想当初他那么风光,死了连个送丧的人都没有,真是世态炎凉。”纵然司马颖有千百个不是,但再怎么说,他统治邺城时期老百姓还过得不错,等到司马颖一走,邺城百姓便惨遭王浚部下鲜卑大军的屠戮。

  “不!你看,那不是有一个人吗?”

  只有一个人,卢志。

  卢志身穿丧服,手扶着司马颖的棺材,步履沉重地走着。

  主君本来大有所为,倘若听我劝谏,定能成为当世霸主,无论是统领诸侯中兴皇室,还是静待时机登九五之尊,都不在话下。可如今……卢志心里只有恨,他恨司马颙把司马颖引上了歧途,更恨司马颖烂泥扶不上墙。

  后来,卢志成为司马越的幕僚。又过了五年,时逢“永嘉之乱”,很多中原士大夫都逃往长江以南。卢志反而折身向北,投奔镇守并州的抗匈奴名将——司空刘琨(“金谷二十四友”之一),然而,没多久他就被匈奴人俘获,不得已出仕汉赵帝国。公元312年,卢志的儿子卢谌出逃,投奔刘琨,这件事导致卢志及其家人被杀。

  卢志死后,他唯一幸存的儿子卢谌被鲜卑人扣留,禁止南下。卢谌走投无路,在辽西漂泊流离近二十年之久,后出仕羯族人建立的后赵王朝,做到中书监的高位。在十六国大混战的悲惨年代,卢谌像很多汉族士大夫一样,迫于局势,只好屈身。

  “我死后,墓碑上不准铭刻我在伪朝(指羯族人的后赵王朝)的官位,一定要铭刻晋司空从事中郎卢谌……”司空从事中郎是他年轻时在司空刘琨麾下的官位。那时节,像卢谌这样活得屈辱的人,比比皆是。

  卢谌在公元351年的又一起政治动荡中被羯族人杀死。他的曾孙卢循,也即是魏朝名臣卢毓第六世子嗣,流落到长江以南,统领信奉五斗米教(东汉末年汉中张鲁发起的宗教)的教众在江东起兵反抗东晋政权,后被宋武帝刘裕击败,投江而死。卢谌的另一个曾孙卢玄则留在北方,出仕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王朝。范阳卢氏那时渐成为北方第一大族。唐朝初年,朝廷打击山东士族,范阳卢氏因此一度陷入沉寂。唐朝贞观年间,卢氏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高僧,这人便是被后世尊为禅宗六祖的慧能大师。唐朝中期,范阳卢氏又再度崛起。

  噩梦方醒

  司马越主持朝政,独揽大权。然而,他内心并不好受,就在他跟司马颙火并的时候,他的部将陈敏居然趁机在扬州独立,以火烧燎原的势头割据了整个江东,再加上并州的匈奴王刘渊、益州的成都王李雄(李雄自号成都王,与成都王司马颖要注意区分)以及各地数不清的叛乱,晋王朝已是百孔千疮了。

  所有这一切,总得对天下人有个交代啊……

  就在司马颖死的翌月,这天,司马越派人给司马衷献来一盘面饼。

  “哦,好,好,我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