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要有正面的能量。三国,那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过往,现今为什么还要讲?那是为了以人为鉴、以史为鉴,使我们大家吸收营养、获得提升。讲三国,诲淫诲盗不行,但是诲奸诲诈、诲邪诲恶,同样也不应该。传送正能量而非负能量,那是必须的。

  以上四条,既是名将精英的选取标准,也是笔者对本书的自定要求。

  三国的名将,大家都知道;三国的故事,以往也有名家讲过,比如易中天先生。既然珠玉在前,笔者为什么还要讲三国、写三国?底气又从哪里来?因为央视的百家讲坛,要搞丰富栏目的新举措:一个三国,不仅要做一盘菜,而且要做两盘甚至三盘各具特色的菜,让大家品尝不同地方的风味,进一步弘扬百家讲坛的百家争鸣风格。因为讲史好比做菜,三国这道食材放在这里,做出什么样的味道可全在厨师。这在笔者的家乡,好吃嘴儿满街都是的成都,叫做一鸡二吃,一鱼三吃,是很受欢迎的,也很考厨师手艺的花样。如果说易中天先生已经贡献出一盘独具湖南湘菜特色的毛氏红烧肉,那么本人今天就必须贡献出一盘具有我们川菜特色的蒜苗回锅肉。因此,笔者这次到北京开讲,大有当年秀才上京赶考的意味。

  不过,本人倒并不怯场怕考,原因是酒壮人胆,先已经有四杯酒垫底:

  一是年已古稀,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大学里边讲课,可以说每一次讲课都是一次考试,考了这么多年,自然不会再怯场了。

  二是做了三十多年的专业性三国研究,这肚子里边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库存和储蓄,不会闹饥荒,更不会临时抱佛脚,去搞学术的转手买卖。

  三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就开始做面向大众的学术普及了,在台北出版了六本三国风云人物的通俗白话传记。正好就在眼下3月间开讲的同时,这六本传记的北京版增订本,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一并推出。因此,对于如何面向普罗大众传播学术成果,既有学术性,更有生动性、趣味性、启发性,笔者自感早有经验,并不生疏。

  四是上述六本传记的主人公,刘备、孙权、曹丕、袁绍、吕布、司马懿,同本书中讲的名将精英,关系十分密切,不是他们的左膀右臂,就是他们的冤家对头,所以早就很熟悉了。

  有了上面这四杯酒垫底,所以我不怕上京赶考;不仅不怕,还想好好做一份正宗的川菜,请大家品尝品尝。有人可能会问了,你大概是个好吃嘴儿吧?动辄就拿吃的来比喻很文化的讲座,是不是有点俗气呢?我的回答既是“是”,也是“不是”。说是,因为我出生在满街都是美食的成都,确实是一个好吃嘴儿,既会吃,又会做。我在外国大学讲学的时候,做的中国菜,比我的讲座还更受欢迎一点。说不是,因为大雅若俗啊,雅和俗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界限。你看我们古代的先哲,竟然还把治理国家那样重要得不得了,严肃得不得了的事,比喻为“调和鼎鼐”。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好比厨师调和青铜大鼎锅里面炖肉汤的味道,这不是在用吃来作比喻又是什么呢!

  总之,我的口号是:三国多名将,正说也精彩。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下面就煮上一壶浊酒,与诸君一同笑谈评说金戈铁马的英雄谱吧。

  吴国名将篇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心眼儿小、气量小、无良心,但真相究竟怎样呢?其实,周瑜的人品,归纳起来是三个“大”字:大方、大义、大度,可以称为“三大天王”。那么,《三国演义》为何要将他写成那个样子呢?

  一 人品美玉

  三国多名将,正说也精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