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她现在也在用画花样子的办法来画酒楼的设计图,累了就放下来跟碧月说几句话,有时候刘嫂子和马嫂子会带着孩子过来,大家坐在一起吃点东西,说说闲话,时间也就过去了。

  这天马嫂子过来时,说起自己从别处听来的话,“去年江南水灾,不知冲毁了多少人家。听说后来也没有好好安置,日子过不下来,那些难民正往京城来呢!”

  清薇吓了一跳,“这是哪里来的消息?什么时候的事?消息可靠么?”

  马嫂子见她这样激动,也有些不解,“我听人说来的,真不真不知道,但外头都说灾民已经到了石台县。赵姑娘,这可是有什么不妥?”

  “自然是大大的不妥!”清薇深吸了一口气,“承平年代,天子脚下,竟然出现了灾民。若是真的让这些人走到京城来,那朝廷的脸面也不必要了。”说到这里,她闭上了嘴,没有再说下去。

  但清薇知道,情况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

  按理说,江南的水患不大,当时的处置也是十分及时且恰当的,经过了那么长时间,虽然可能还会有些问题,但绝不会太大,更不可能弄到灾民们跑到京城来的地步。

  这时的百姓安土重迁,如果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他们是不会选择背井离乡去讨生活的。除非是连续几年大旱,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他们才会拖家带口的离开,去寻别的地方。但一般来说,也不会走太远。

  从江南往京城,数千里的距离,一路上穿州过县,难道就没有一个官员接纳这些灾民安顿下来?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背后一定有人在推动,而且绝对是不安好心!

  江南的事是周敬的失误,但归根到底,是虞景的失误,尤其他下过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如果真的有灾民来到京城,那就是再次打了他的脸。而背后的人既然费尽心思把人弄来,后面肯定还跟着别的招数,只等合适的时候放出来。

  马嫂子虽然不是很懂这些,但看清薇的脸色,也知道绝不是好事。她想了想,问清薇,“要不我回去让我们那口子去打听打听?”

  “也好。”清薇道,“若有消息,麻烦嫂子再告诉我一声。”

  马嫂子走了,只剩下清薇和碧月面面相觑。碧月在政事上没多少远见,但毕竟是从宫里出来的,她自己想了一会儿,问清薇,“姐姐,此事是冲着陛下来的?”

  “八成是。”清薇轻轻叹了一口气,“事情麻烦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