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2 / 4)
是以,墨紫幽与墨云飞还未走,她便先出招了。
墨老夫人的唇角隐隐露出得意之色,依从父法论,墨紫幽的生母是罪奴之事若是传出去,至多就是她从嫡长女变成的庶长女罢了,她依旧是良籍。只不过,若是皇上真恼恨沈家人下了特旨将她没入贱籍,那一切可就难说。她知道墨紫幽与墨云飞一向感情好,但她就不信,墨紫幽愿意用自己一生前程来护着墨云飞。
“说起来,墨家之前想要让这个罪奴之后我代表皇室封为公主与西狼和亲,这算不算欺君呢?”墨紫幽缓缓笑了,她看见墨老夫人唇畔那一缕将溢未溢的微笑瞬间僵住,“我的身世,伯父大约还不知道吧?”
否则,以墨越青之谨慎,怎可能留下如此把柄。
“你——”墨老夫人的脸色蓦地变了,当年墨越川对她坦承时,生米已煮成熟饭,她又深知自己这两个儿子的性子,墨越青自私,墨越川执拗,若是闹将起来指不定反而瞒不住此事。墨越川又决定远赴边关,她便瞒下未提。
后来,她私下处置了段氏,只剩下一个墨紫幽根本无碍,又怕墨越青会责怪她先前隐瞒之举,便觉得没有再提此事的必要。
再则,当年墨越川将段氏的身份瞒得天衣无缝,就连她让墨越青私下派人调查也未查出端倪,若非墨越川自己向她坦承此事,她怕是也不知晓。故而,那时西狼求亲,墨越青动了墨紫幽的心思,她盘算着事情已过去十几年都未泄露,白养着墨紫幽还不如好好利用,便未阻止——
但此事若真的为皇上所知,因此盛怒降罪墨家也不无可能。
墨紫幽这话里的意思分明是,她若敢将此事传出去,墨紫幽便会将整个墨家拉下水!
墨老夫人瞪着面前笑颜盈盈的墨紫幽,只觉得胸中怒气一阵接一阵地升腾而起,她原想着捏着这个把柄便可让墨紫幽为她所制,之后她想如何摆布墨紫幽与墨云飞姐弟俩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却不想一着不慎,反被墨紫幽所要挟。
“我从前果然是错看你了。”墨老夫人嘴边的笑意褪得一干二净,那两道八字纹深深地陷了下去,显出几分刻毒来。她捏紧了手中那串佛珠,开始后悔当年一时手软留下墨紫幽这个祸患,更后悔将墨紫幽接回墨府。
原以为是只乖巧好摆布的小白兔,哪想到却是反咬一口的白眼狼。
不过,这也无妨,纵然她不能凭着这个把柄摆布墨紫幽,却也能挟制着墨紫幽不敢闹事。因为就如墨紫幽有事便会将整个墨家拉下水一般,若是封家人和宁国公府找上她,她必也不会放过墨紫幽。
她张口正要说些警告之语,墨紫幽却是突然向着她双膝一跪,“我父亲明知我母亲身世却不顾家人前程,仍是瞒天过海娶她为妻是为不义。父母在,不远游,他未在祖母跟前尽孝却让祖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为不孝。”
↑返回顶部↑
墨老夫人的唇角隐隐露出得意之色,依从父法论,墨紫幽的生母是罪奴之事若是传出去,至多就是她从嫡长女变成的庶长女罢了,她依旧是良籍。只不过,若是皇上真恼恨沈家人下了特旨将她没入贱籍,那一切可就难说。她知道墨紫幽与墨云飞一向感情好,但她就不信,墨紫幽愿意用自己一生前程来护着墨云飞。
“说起来,墨家之前想要让这个罪奴之后我代表皇室封为公主与西狼和亲,这算不算欺君呢?”墨紫幽缓缓笑了,她看见墨老夫人唇畔那一缕将溢未溢的微笑瞬间僵住,“我的身世,伯父大约还不知道吧?”
否则,以墨越青之谨慎,怎可能留下如此把柄。
“你——”墨老夫人的脸色蓦地变了,当年墨越川对她坦承时,生米已煮成熟饭,她又深知自己这两个儿子的性子,墨越青自私,墨越川执拗,若是闹将起来指不定反而瞒不住此事。墨越川又决定远赴边关,她便瞒下未提。
后来,她私下处置了段氏,只剩下一个墨紫幽根本无碍,又怕墨越青会责怪她先前隐瞒之举,便觉得没有再提此事的必要。
再则,当年墨越川将段氏的身份瞒得天衣无缝,就连她让墨越青私下派人调查也未查出端倪,若非墨越川自己向她坦承此事,她怕是也不知晓。故而,那时西狼求亲,墨越青动了墨紫幽的心思,她盘算着事情已过去十几年都未泄露,白养着墨紫幽还不如好好利用,便未阻止——
但此事若真的为皇上所知,因此盛怒降罪墨家也不无可能。
墨紫幽这话里的意思分明是,她若敢将此事传出去,墨紫幽便会将整个墨家拉下水!
墨老夫人瞪着面前笑颜盈盈的墨紫幽,只觉得胸中怒气一阵接一阵地升腾而起,她原想着捏着这个把柄便可让墨紫幽为她所制,之后她想如何摆布墨紫幽与墨云飞姐弟俩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却不想一着不慎,反被墨紫幽所要挟。
“我从前果然是错看你了。”墨老夫人嘴边的笑意褪得一干二净,那两道八字纹深深地陷了下去,显出几分刻毒来。她捏紧了手中那串佛珠,开始后悔当年一时手软留下墨紫幽这个祸患,更后悔将墨紫幽接回墨府。
原以为是只乖巧好摆布的小白兔,哪想到却是反咬一口的白眼狼。
不过,这也无妨,纵然她不能凭着这个把柄摆布墨紫幽,却也能挟制着墨紫幽不敢闹事。因为就如墨紫幽有事便会将整个墨家拉下水一般,若是封家人和宁国公府找上她,她必也不会放过墨紫幽。
她张口正要说些警告之语,墨紫幽却是突然向着她双膝一跪,“我父亲明知我母亲身世却不顾家人前程,仍是瞒天过海娶她为妻是为不义。父母在,不远游,他未在祖母跟前尽孝却让祖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为不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