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7)
小三儿考试肯定是大事,周琳也不能拦着树林,只能让跟福生去店里顶一阵儿。
头一天福生原本是不打算带着周琳的,但是架不住媳妇的央求,只能妥协了。周琳也是在家憋得狠了,想着上次去镇上还是三月三的事儿呢,这次也跟着出来透透气吧。
“咱们这次去镇上买头牛吧?回头家里耕地,赶个集都方便,这样老是借别人家的也不方便。”周琳看着二胖家的牛车,跟福生抱怨。先前是家里的银子大多都用在开店收木头上了,这些时候也攒了一些钱,买头牛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不光牛,这房子也得重建,这黄泥胚的墙壁,她总担心哪天下大雨会突然倒了。不过老人家都说怀孕不能动土,怕惊了胎神,她也只能耐心等孩子落地再说了。
福生想想也是,终于手里有点钱了,给家里买头牛也好。他自己赶集走着去都习惯了,要是带着媳妇,没有个车还真不方便。再说买了牛,爹娘再耕地的时候就不用低三下四借别人家的牛使了。农忙的时候,谁家都忙,光耕自己家的地牛就累得不行了,谁还愿意往外借?再遇上那种不把别人家牛当回事,往死里使的人,就更心疼了。
“不过要说买牛,还是得找爹看看,我怕是挑不好”,福生有点迟疑地说。他爹虽然自己没有养过牛,但是接触过的牛还是不少的,应该比自己有经验。
“要不......那咱们去那院叫上爹娘吧,今儿个就一起去镇上吧。”其实周琳想说,要不叫自己爹去吧,好歹她家也养过牛的。不过想想家里的牛大多都是爷爷亲自伺候的,她话到嘴边就又改了口。
等福生说了买牛的事,蒋铁林高兴得不行,“买牛好啊,家里是该添头牛了,爹这回保准给你们挑个好的。”在蒋铁林看来,家业兴旺的标志就是有田有房有牲口,虽然买牛的是儿子家,但他脸上一样有光。
一家四口半(周琳肚子里的勉强算半个吧),坐着牛车沿着村子当街的路晃晃悠悠走过去,遇到有人诧异地问,“铁哥,这一大家子是干啥去啊?”蒋铁林就轻描淡写地回一句,“家里孩子要买头牛,我去跟着掌掌眼。”其实他心里都乐开花了,恨不得跟全村人说,他蒋家要买牛了。陈氏横了他几个白眼,自己低下头也笑起来了,真好。
周琳看着公婆的表现觉得他们真是容易满足,仓里有粮,身上有衣,再养上几样家畜,就觉得人生圆满了,再也没有别的追求了。人类的痛苦往往来自于永远填不满的欲|望,其实,这样简简单单的生活也很美好不是吗?
镇上买牛有专门的地方,叫做牛马行。说是牛马行,其实卖的不只牛马,还有驴、骡这样体型较大的牲畜。因此,他们一行人到了镇上就直奔目的地。把牛车找了地方寄存上,几个人穿过一道牌坊就到了牛马行。
周琳一进来就看到路边栓着不少的牛马驴骡,大多卖家都一个人坐着,目光逡巡着过路的人,也有三五个人聚在一起,讨论着面前的牲畜的牙口皮毛。让周琳不解的是,不远处的还有三个人站成三角,其中一个人不时把手伸进左右两个人的袖子里,不知道在干什么。直到其中一个人拿了钱出来,周琳才知道这是讨价还价,但是全程都听不到交谈的声音,也不知道是怎么谈的。
周琳越看越觉得奇怪,小声问福生,“那边三个人是干嘛的?”福生其实也早看见了,但是他也很少有机会来牛马市,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爹,您知道怎么回事吗?”
蒋铁林难得有在这两个能耐的小辈面前显摆的机会,就得意地说,“你们小孩子家就不懂了吧?这是经纪在帮着谈价格,这还有个行话叫‘袖里吞金’。你看他刚才把手伸进卖家和买家的袖子里,就是在捏对方的手指,通过对方的手势了解买卖双方的出价,好从中说合,免得伤了和气。要是买卖谈成了,买家还要给经纪半成的钱做佣金。”
说得兴起的蒋铁林不等两个人再问,就又跟他们讲了什么手势代表多少钱,一捏一摇都有讲究,这其中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返回顶部↑
头一天福生原本是不打算带着周琳的,但是架不住媳妇的央求,只能妥协了。周琳也是在家憋得狠了,想着上次去镇上还是三月三的事儿呢,这次也跟着出来透透气吧。
“咱们这次去镇上买头牛吧?回头家里耕地,赶个集都方便,这样老是借别人家的也不方便。”周琳看着二胖家的牛车,跟福生抱怨。先前是家里的银子大多都用在开店收木头上了,这些时候也攒了一些钱,买头牛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不光牛,这房子也得重建,这黄泥胚的墙壁,她总担心哪天下大雨会突然倒了。不过老人家都说怀孕不能动土,怕惊了胎神,她也只能耐心等孩子落地再说了。
福生想想也是,终于手里有点钱了,给家里买头牛也好。他自己赶集走着去都习惯了,要是带着媳妇,没有个车还真不方便。再说买了牛,爹娘再耕地的时候就不用低三下四借别人家的牛使了。农忙的时候,谁家都忙,光耕自己家的地牛就累得不行了,谁还愿意往外借?再遇上那种不把别人家牛当回事,往死里使的人,就更心疼了。
“不过要说买牛,还是得找爹看看,我怕是挑不好”,福生有点迟疑地说。他爹虽然自己没有养过牛,但是接触过的牛还是不少的,应该比自己有经验。
“要不......那咱们去那院叫上爹娘吧,今儿个就一起去镇上吧。”其实周琳想说,要不叫自己爹去吧,好歹她家也养过牛的。不过想想家里的牛大多都是爷爷亲自伺候的,她话到嘴边就又改了口。
等福生说了买牛的事,蒋铁林高兴得不行,“买牛好啊,家里是该添头牛了,爹这回保准给你们挑个好的。”在蒋铁林看来,家业兴旺的标志就是有田有房有牲口,虽然买牛的是儿子家,但他脸上一样有光。
一家四口半(周琳肚子里的勉强算半个吧),坐着牛车沿着村子当街的路晃晃悠悠走过去,遇到有人诧异地问,“铁哥,这一大家子是干啥去啊?”蒋铁林就轻描淡写地回一句,“家里孩子要买头牛,我去跟着掌掌眼。”其实他心里都乐开花了,恨不得跟全村人说,他蒋家要买牛了。陈氏横了他几个白眼,自己低下头也笑起来了,真好。
周琳看着公婆的表现觉得他们真是容易满足,仓里有粮,身上有衣,再养上几样家畜,就觉得人生圆满了,再也没有别的追求了。人类的痛苦往往来自于永远填不满的欲|望,其实,这样简简单单的生活也很美好不是吗?
镇上买牛有专门的地方,叫做牛马行。说是牛马行,其实卖的不只牛马,还有驴、骡这样体型较大的牲畜。因此,他们一行人到了镇上就直奔目的地。把牛车找了地方寄存上,几个人穿过一道牌坊就到了牛马行。
周琳一进来就看到路边栓着不少的牛马驴骡,大多卖家都一个人坐着,目光逡巡着过路的人,也有三五个人聚在一起,讨论着面前的牲畜的牙口皮毛。让周琳不解的是,不远处的还有三个人站成三角,其中一个人不时把手伸进左右两个人的袖子里,不知道在干什么。直到其中一个人拿了钱出来,周琳才知道这是讨价还价,但是全程都听不到交谈的声音,也不知道是怎么谈的。
周琳越看越觉得奇怪,小声问福生,“那边三个人是干嘛的?”福生其实也早看见了,但是他也很少有机会来牛马市,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爹,您知道怎么回事吗?”
蒋铁林难得有在这两个能耐的小辈面前显摆的机会,就得意地说,“你们小孩子家就不懂了吧?这是经纪在帮着谈价格,这还有个行话叫‘袖里吞金’。你看他刚才把手伸进卖家和买家的袖子里,就是在捏对方的手指,通过对方的手势了解买卖双方的出价,好从中说合,免得伤了和气。要是买卖谈成了,买家还要给经纪半成的钱做佣金。”
说得兴起的蒋铁林不等两个人再问,就又跟他们讲了什么手势代表多少钱,一捏一摇都有讲究,这其中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