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关系到儿子的终身大事,李氏终于艰难地点头同意了。看堂弟一个人就搞定了伯父伯母,周琳和福生就没再说别的,只说周鑫出门要备的东西。

  穷家富路,既然要出远门,周琳就提醒伯娘多给周鑫备点银钱,“出门在外,只要有钱什么事都好办。但是钱最好别放在一起,除了铜钱,最好再换点碎银子,缝到衣服里,可以应急,也不用担心被人摸了去。”

  眼看离出行没有几天了,李氏又忙着赶了两套衣服出来,路上洗衣服不方便,多备几套换着穿。怕风餐露宿的,儿子吃不好睡不好,又做了一堆干粮给他带上。周琳的娘赵氏也帮着一起做,就连周琳也做了一小袋子肉干给他带上,吃饭不方便的时候,嚼几根补充体力。

  等周鑫要走的时候,看到他娘把牛车都快装满了,哭笑不得,“娘你现在就把牛车装满了,回头我买了货物要放到哪里?”他只能卸下去不少可有可无的东西,只带了蒸饼、腊肉、一罐子腌菜,还有换洗的衣物和被褥。李氏看着搬下来的东西,十分遗憾,她不觉得自己备的东西多,却只恨牛车太小。

  周鑫赶着牛车到镇上和师兄一起跟商队汇合,他们要先去府城置办一些本地的特色物品,沿途再卖点买点,到了南方本钱滚了滚,就能买更多的南货了。

  ☆、第42章 挫败

  周鑫走的时候就已经十月了,眼看离过年也就两个多月了, 周琳才想起今年的冬衣还没有做。她做针线活向来都慢得不行, 去年做她和福生的冬衣就做了个把月, 还要给婆婆做一身。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幸好她9月份就开始断断续续的做了。今年都十月中旬了, 冬衣还没有着落,幸好最近也没有什么事要忙,平时就多花点时间吧。

  一起过了一年多, 福生也见识过媳妇做针线的速度, 听到周琳说要买布裁衣, 赶着做冬衣时, 就安慰她, “不用着急,去年你给我做的冬衣还好着呢, 你就给自己和娘做一身就好了,也省点时间。”

  “哪有媳妇穿新衣, 自家男人穿旧衣的, 穿出去不怕人笑话?”在这里经常见的是,家里条件不好的人家, 做新衣都紧着男人和孩子, 妇人经常是新一年旧一年, 缝缝补补又一年,三两年还不置一件新衣。

  说起来,庆国现在还没有棉花, 做冬衣用的都是木棉的棉絮。在这里,木棉全身是宝,花开时红艳艳的,极其热闹,而且花、皮、根都可以入药,花谢后结的果实成熟后不但可以做药材,里面的木棉还是庆人做棉衣必不可少的填充物。

  周琳也和这里的人们一样,对木棉爱得深沉,然而她还是觉得,做棉衣还是用棉花最暖和,可是目前还没听说过庆国有棉花这种植物。既然没有棉花,她突然想起来前世冬天的御寒神器——羽绒服。鸭绒鹅绒可比棉花好弄得到,去镇上的屠宰场问问,应该有收获。

  “你天天带着西屋干活,也该没事出来走走了,也不差那半天一天的。长时间在屋子里待着不出去,身体也会变差的。”周琳趁机也把福生从西屋拎了出来,她早就看不惯福生这拼命的样子了,好像一天不干活,就吃不上饭似的。就是机器,也得定时歇歇上点油保养一下呢,更何况是个大活人呢。

  “要不娘子你去找村里的小娘子一起,或者回娘家也行?年节要到了,我手里都是些要紧活,都是一些喜庆的摆件首饰,趁着年前赶出来,到腊月里肯定好卖得很。”福生无奈地说,他经常要根据时节雕一些应景的物件,每次都卖得很好。这一批贺新年为主题的物件,到了年根底下肯定走俏,他不太想在逛街玩耍上浪费太多时间。

  周琳却不听,现在去镇上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把福生从这种工作狂的状态里拉出来,前世可是有不少因为沉迷工作而猝死的案例,她可不想年纪轻轻就守寡。对这个男人她目前还是很满意的,没有心思再换一个。

  “你要是不去,我也不去了,今年大家都不要穿新衣了。过年的时候,爹穿着大嫂做的新衣,娘却只能穿去年的旧衣,我估计就得进祠堂了。”周琳说着声音低下来了,拿袖子遮住了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