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条可以加快起步阶段的捷径。

  要知道华国的晋升制度比较固定,如果是走党校这条路的话在起步阶段无论是谁都得从基层做起,然后经历五到十年的基层历练才能得到再往上走,下一阶段同样也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这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想到走到职能变化比较活泛的阶段少说也是四十岁以后!虽说通过保荐迈入仕途并不能比别人快多少,但至少也早了个一两年。

  除了党校这个途径之外,还有一条比较“专”的路线。那就是先在行业中混出头、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然后通过推荐、考核踏进仕途,这是一条“专”而“快”的路子。

  比方说当年吴弃疾由医入官,官路走得就比从基层走上来的人顺畅很多。

  但这条路前面有个限制:专。

  你从医学领域进来,职权就只能涉及医学方面的事情;你从教育领域进来,职权就只能涉及教育方面的事情——以此类推。

  郑驰乐一开始是想走这“专”路的,但被吴弃疾劝阻了。

  这条路快是快,可没有实权,职位再高也只是图个好听而已。真正到了要做事的时候,还是正正经经从基层走上来的人在拿主意,你们这些空降兵只能老老实实贡献自己的力气。

  而且走这条路难免就要“站队伍”,党校出身虽然也要站,可慢慢熬还是能熬出头的,当这种空降兵却是完全受控于他人。

  这也是吴弃疾拒收那么多推荐信的原因。

  承了人家的情,就得为人家做事。

  关靖泽和郑驰乐也已经商量过,再在党校呆个一年,把现下这些关系都巩固好就请常国涛保荐到外面去历练。

  地方也选好了,怀庆或者奉泰,这两个省份一北一南,但共通点挺多的:它们都与众多邻国接壤,边界或多或少都不太平静;早期错误开发,环境破坏严重,许多地方需要治理河流和二次开发……总之可以概括成两个字:事多!

  这是关靖泽早就打算好的。

  可自己打算是一回事,别人强加到头上又是一回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