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就把他的缺陷掩盖起来了。

  而且郑驰乐选的这个角度非常新奇,他的稿子不算成熟也不算完美,但启发性非常大。

  叶仲荣准备在下个季度就开始普及试点经验,铺开菜篮子工程的摊子,这样的稿件正好可以用来助威。

  这样的话它的不成熟和不完美在这里也变成优点:这样的稿子发出去必然会引起争议,争议越大,菜篮子工程就越受关注。

  当然,这个郑驰乐未必愿意当这个靶子。

  不过他既然答应梁信仁把稿子寄给他,应该就是想借这个出头吧?

  他要是不想出头,怎么会好好的医生不当,转头跑去念党校?

  叶仲荣想明白了,拿起听筒拨通了淮昌那边的号码,叫梁信仁帮忙把郑驰乐找来接电话。

  等那边传来声陌生的问好时叶仲荣耐心地将梁信仁寄回影印件的事说了一遍,对郑驰乐写的东西作出肯定,然后才提出正题:“最近日报那边正在做时事议论专版,我觉得你的文章很不错,想把它推荐过去,你愿意吗?”

  如果换了别人,估计早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但被梁信仁找过来的郑驰乐依然很清醒。

  这不是他第一次听到叶仲荣的声音,所以他心里并没有太激动。

  “前世”叶仲荣出面维护叶曦明的时候也是这个语气:和气得仿佛什么都是为你好。

  实际上真是那样吗?

  郑驰乐很清楚自己的水平,他的一些观点结合了“前世”的见闻,写出来肯定很“新”,可“新”并不能掩盖他的不足。

  可以想象这么一篇稚嫩的文章发表到日报上以后会有什么后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