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岭南王或许知道,却因着某些隐秘的心思,只要她做的不过分,不明显,就对她听之任之。甚至,主刊那边,岭南王自己都有或多或少这样做。

  也因此,岭南世家,官家,读书人甚至普通民众对大齐的认同感才会不知不觉的越来越低,很多人已经下意识将岭南当成一自主国看待了。也因着这个原因,昌华长公主和萧烨都受到了不少的疏离,而白家和白侧妃才更易笼络人归为已用。

  如今,这陈老院长竟是打破了传统,直接把女刊交给了个京都来的小姑娘,这事,如何能不惊动侧妃娘娘?

  可是有些事是秘而不宣的,此时对着华女史,宣衣史也无法直接说出口,只得按下了怒气,道:“既如此,你现在可想出了什么办法?”

  华女史道:“奴婢已经有了点头目,还得细细思量行得更周密一些。”

  见宣衣史看着自己,便把安槿和陈峖棋那篇“议裳”和宣衣史细细讲了一遍。

  说完才道,“衣史,这议题本是好的,只是这位安姑娘并不熟悉我们岭南对衣物的喜忌,有些他族的避忌怕是连陈姑娘都未必知晓,再来,这上贡大齐的具体事务外界之人所知并不多,商家和官家之事更是有很多不可宣之于世人的避讳。奴婢将资料引导性的交给她们,让这位安姑娘自行编辑,届时属下会帮其根正一部分明显的避忌,但其他却由得她发出,到时,怕是她会得罪不少人而不自知。”

  “更有甚者,因为她身份的问题,院长再偏袒,也不该让她再继续打理女刊了。至于其他议题,若是有机会,属下也会引导。”

  宣衣史定定看着华蓉,良久才点了点头,道:“这主意好是好,但分寸极不易把握,你需得小心些,更不要让人疑到你的身上。”

  华衣史忙道:“属下知道,届时属下也会将相关的资料以及她的成稿给衣史审阅。”

  宣衣史点头,又和林衣史细细商议一番,这才放下心来离去。

  安槿这些时日真是忙得团团转,最初的定题还好些,就是翻看了过去两年千机社主刊和女刊的内容,然后听女院学生们叽叽喳喳的兴趣爱好,再和陈峖棋还有熊真真几人细细商议后,便初步定下了大概的议题和方向。

  之后便是开始费尽脑汁的查资料,定内容框架,再查资料,但说实话,非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游记什么的,这类资料真是少之又少,几乎等于无,查故纸堆真是半点用都没有。

  然后她便改变了策略,定了框架后,便有针对性的找人查问,例如一直跟着她的采枝,霍大公子送她的明枝,女史科两个昌华长公主暗中安排的女史,以及熊真真等人。

  唔,她休沐日还回了趟陈家,送了陈大夫人不少的书院写真,都是忙里偷闲画的,让陈大夫人搂了她高兴得不行。陈大夫人自也是知道了她接手女刊的事,她便又细细把自己定下的议题和现有的想法都说了,让陈大夫人又给了不少意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