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条街特别邪性,按说人流量不少,地理位置也不错,但是开什么店都黄摊儿,卖衣服的卖家具的开大商场的,都不行,开了就关。后来发现这条街上只有一种生意好做,那就是饭馆儿。

  而且这里的饭馆儿也邪门,距离人群熙攘的鼓楼南锣什刹海十分的近,可是白天里这里人流量却并不多,但是一入夜就跟换了个地儿似的,两边儿哗哗啦啦的都是人,大大小小的饭馆子全开了门儿,能一直开到凌晨两三点!

  但是鬼街这俩字毕竟不是很朗朗上口,不吉利。文明城市文明人嘛,鬼这个字实在是太让人避讳了,怎么办呢?于是上头的领导班子琢磨了半天,找出来一个同音字,簋。

  簋,音同鬼,是古代盛放煮熟饭食的青铜鼎,长得跟现代的大蒸锅似的。

  这个字儿跟吃的沾边儿,到现在簋街一头上还有这么个簋鼎矗立在那里成为了一个标志性建筑物。

  于是鬼街就变成了簋街。

  在簋街上有个胡同,之前叫棺材胡同,看着就知道是干什么的,卖棺材,做棺材的。如今改了名字叫进财胡同,也是借了升棺发财的意思。进财胡同里也开了一些小店儿,跟这里的老住户挨着,平日里老板进出门都能打上个招呼,也十分热情熟悉。

  往这个胡同里走上一百来米就能看见一家店,门口挂着个看上去上了不少年份的牌匾,上书“簋店”两个大字,落款模糊不清了,红色的印章 模糊成一团,只有店名俩字似乎是刚刷过金漆,明晃晃金灿灿。

  据长期在胡同口坐着聊天乘凉的老太太们说,这家店是一整个二进四合院,老板是个长头发长得个头高高挺漂亮的年轻小伙子,还有一个染着白毛的和一个染着彩毛的俩伙计,平日里出来看见人都乐呵呵的,加上长得好,笑的也喜庆,所以这里的老人都认识。

  老板是个卖古董的,里面啥玩意儿都有,当下小姑娘们喜欢的水晶串玉镯子,还有好多瓶子杯碗儿,杂货铺似的堆在那些屋子院子里。不过没怎么见到那小伙子卖古董啥的,只是有的时候那小伙子老板喜欢蹲在胡同口给这些老头老太太看手相,各种吉祥话不要钱似的往外撒,有的时候还自己做点儿小点心出来送人,所以不少人家都想给这小伙子介绍对象。

  不过听说小伙子自己有个青梅竹马,相亲相爱,虽然没见过但是也不好拆散人家异地恋,这群老头老太们才都歇了心思。

  入夜时分,簋街一片灯火辉煌。

  进财胡同里老头老太太们坐在胡同口扇着蒲扇,看着来来去去的男男女女唠着闲磕。胡同里的大小店铺也都开门营业了,被霓虹灯点缀着的小门脸花里胡哨,生怕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簋店门口俩大红灯笼忽闪了两下,也亮了起来。只是大门仍旧紧闭,应该是还未营业。

  院子最里面的厢房里放着一张十分大的碧纱橱,碧纱橱外面的鸟架上站着一只一尺多长的金刚鹦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