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种地、建屋、打铁、经商都可。本金可以预支,等有了收入再还上。

  听衙役一番解说,宛氏等人都放下心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后的日子也许艰苦,却不是过不下去。

  衙役将他们送到新街,介绍给了保正。

  保正是当地人,年过花甲,依旧精神矍铄,看人时,双目炯炯有神,精光外露。不过,他对宣府众人十分客气,登记完毕后,立刻安排住所。

  他说:“这里的新屋都是几个工匠建好了准备卖的,我也不好擅自分配。倒有几间旧屋,已是无主之物,你们若不嫌弃,暂且住下,等以后建了新房再换。”流放的人,多是抄了家的,自然不能指望身上还有财物。因此他说得很委婉。

  宛氏手里捏着廖辉临走前给宣统的银票,心里倒有几分底气:“那就有劳你带我们瞧一瞧。”

  衙役见保正与他们接上了头,纷纷表示要回去复命。

  保正看天色将晚,苦劝他们留下来歇息一晚,都被无情地拒绝了。看着他们匆匆离去对的脚步,保正感动地说:“多么尽忠职守啊。”

  宣府众人:“……”知道真相的我们,大牙都快笑得掉下来。

  ☆、路上不太平(十)

  保正先领着他们看旧屋。

  端静一听“房”啊“屋”的就激动,脚步不自觉地轻盈起来,几个跨步,就从最后跑到最前,连保正都越过去。

  保正原本怕她走错路,谁知每次转弯的时候,她好似背后长了眼睛,不等保正出口提醒,就自发地转了回来。

  铺着稀疏碎石的泥土路一路延伸到一座外墙斑驳的四合院门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