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4 / 5)
自然是平了。
那圣旨是皇帝亲笔所写,又有御宝盖印,不光是桓府。朝中各部此刻只怕也都知晓虞家平反一事。城里更是贴出了告示。
圣旨的撰写一如既往的晦涩而冗长,那些华而不实的文字背后,是皇帝遵照自己的承诺,为早已满门抄斩的虞家正名。
而同时,还有一道圣旨,也说一不二地颁了下来。
隆朔三年,以康王为首的几位大臣,联合上了谏书,拿着不知从何而来的证据,诬告虞家,并参虞邈一个欺君之罪,使得原本便因得知贞妃尚且活在人世却苦寻无果的皇帝震怒,亲自下旨,诛虞氏满门。
而今,虞家平反,康王与废后姜氏□□后宫,结党营私,并意图逼宫谋反证据确凿,一众党羽在将近半月的里外追捕后,终究被一网打尽——
为首的康王与废后姜氏自然被赐死。康王府一众及姜家诸人则凌迟处死。曹营等人宣腰斩,大理寺、御史台、千牛卫、金吾卫等听从康王命令者,追官落职。
这一道圣旨,伤了了永安城中大半世家的根基。却没有一家,有胆说一个“不”字。
便是桓府,因出了一个跟随萧子鱼的桓峥,也吃了一顿排头。好在,念在桓家父子忠君不二,只是将桓峥追官落职,并流放千里。
桓岫想,起码,勉强留了一条命。
“我带你去个地方。”
宋拂愣了愣:“去哪儿?”
“去见见萧子鱼。”
其实,并不是桓岫想带宋拂去见什么萧子鱼。
想要她一起见萧子鱼的,是吕长真。
↑返回顶部↑
那圣旨是皇帝亲笔所写,又有御宝盖印,不光是桓府。朝中各部此刻只怕也都知晓虞家平反一事。城里更是贴出了告示。
圣旨的撰写一如既往的晦涩而冗长,那些华而不实的文字背后,是皇帝遵照自己的承诺,为早已满门抄斩的虞家正名。
而同时,还有一道圣旨,也说一不二地颁了下来。
隆朔三年,以康王为首的几位大臣,联合上了谏书,拿着不知从何而来的证据,诬告虞家,并参虞邈一个欺君之罪,使得原本便因得知贞妃尚且活在人世却苦寻无果的皇帝震怒,亲自下旨,诛虞氏满门。
而今,虞家平反,康王与废后姜氏□□后宫,结党营私,并意图逼宫谋反证据确凿,一众党羽在将近半月的里外追捕后,终究被一网打尽——
为首的康王与废后姜氏自然被赐死。康王府一众及姜家诸人则凌迟处死。曹营等人宣腰斩,大理寺、御史台、千牛卫、金吾卫等听从康王命令者,追官落职。
这一道圣旨,伤了了永安城中大半世家的根基。却没有一家,有胆说一个“不”字。
便是桓府,因出了一个跟随萧子鱼的桓峥,也吃了一顿排头。好在,念在桓家父子忠君不二,只是将桓峥追官落职,并流放千里。
桓岫想,起码,勉强留了一条命。
“我带你去个地方。”
宋拂愣了愣:“去哪儿?”
“去见见萧子鱼。”
其实,并不是桓岫想带宋拂去见什么萧子鱼。
想要她一起见萧子鱼的,是吕长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