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救赎》宣传一起启动的,是一个帮助走失儿童回家的公益计划,邱志业表示会将电影的所有盈利全部捐到这个项目里面,而《救赎》的主演包括沈蔷在内,全部表示自己会捐出本次片酬的百分之五十,同时呼吁大家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不得不说,《救赎》是一部致郁系的电影,即使片尾有了一个近似于he的结局——潘成进了监狱,孩子们各有归宿,苏明月也回了家。

  可是即使一切各归原位,在此过程中留下的伤痛却是再也无法弥补的,那些被打断了手脚的孩子,再也无法修补,苏明月被辜负的青春,她曾经受到的伤害,再也没有人能够挽回。

  即使电影票上已经重点强调了请观众备好足够的纸巾,许多人虽然做好了这会是一部催泪大片的准备,却也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笑着进去,哭的一塌糊涂的出来。

  有观众看到一半的时候还在吐槽,说苏明月戒备心也太弱了,要是我来就会怎样怎样……可是看到后面,他们都开始说不出话来。

  观影的现场渐渐有人发出压抑的哭声。

  虽然音调很低,然而在这种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生怕错过一点画面的时候格外清晰。

  “苏姨,我想家了。”

  大荧幕上的苏明月沉默了一会儿,将手放在问话的孩子头上,叹道:“……我也想家。”

  压低声音的呜咽,在此刻连成了一片。有人开始承受不了周围的氛围,起身离开,片刻后,又害怕错过后面的情节,折返回来。

  不少女生在走出片场的时候,都是由身边的男伴,或者是几个人相互扶持着才能够走出去的,两只眼睛哭的红肿,脸上精致的妆容早已经花的不成样子,然而她们却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无暇顾及自身的形象。

  有人评论:“怪不得沈蔷之前要出国疗养,拒绝了大部分的宣传,毕竟我们只是看电影,都已经受到了如此深刻的影响,作为扮演者的她,或许心中的阴影会更重。”

  比起《叛徒》这部激情四射的男儿戏,《救赎》无论是在对情感的处理,还是情节的描画上,都要细腻的多,而且这部戏里面的不少儿童演员,都是真正的残疾人——他们的真实身份和电影中一样,都是人贩子手里的受害者。

  在了解到了这一层之后,不少人都十分义愤填膺,恨不得将人贩子置之死地才好,网络上也掀起了一阵讨论人贩子是否该死的热潮。

  沈蔷没有参与进去,对于相关的艾特她一向是无视,因为她不想将个人情绪带入,从而诱导自己粉丝的舆论走向,司法的审核和评判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她作为公众人物如果随意引导舆论的走向的话,反而会对其造成妨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