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氏看着寻来的孙儿,知晓干货卖了50文钱,很高兴,直言孙子能干。一行人,又去买了5斤肉,一个猪头,几个大骨头,总共花了80文,又去糕点铺买了一些花生,瓜子,山楂糕,过年了,给家里小孩子买点零嘴。又去了杂货铺买了2对香烛,一副门联等过年用的东西,就往约定的地方走去,看着大家都陆陆续续的集合了,一起往村里走去。

  今天买的东西有点多,赶到家的时候,晌午已过,家里李继旺等人已经吃过了,午饭是李继达做的,李继达人虽然憨憨的,做饭却是不错的,这不家里有时候有事,也会下厨一下。王氏等人一回到家,就就这剩下的饭菜,草草对付了一下,将买回来的东西收拾收拾。准备明天的祭灶。

  李明锦将今天卖草药和干货的钱,总共75文,交给奶奶王氏,王氏拿了50文,剩下的25文了给了李明锦,王氏的想法是,这钱是孩子们自己辛苦挣下的,也得给孩子们一点儿,只叮嘱不能乱花,李明锦看着手里25文的巨款,有点囧。。。。

  当下给几个孩子一起分了,一人5文钱。

  “大哥,真的给我们的啊。。。”二弟明辉看样子还不敢相信,要知道在农家,家里大人可是银钱把的很紧,吃块糖都要等过年节的时候,至于零花钱,开什么玩笑。

  “我想吃花生糖,有钱买了,真好。。。”五岁的*奶声奶气的说道。

  “我要买头花。。。”明珠七岁了,已经知道爱美了,明秀则是害羞的笑着把钱放在兜里,没有说什么。

  看着弟妹几个欢呼雀跃的样子,李明锦笑了。是呀,这时代的人知道满足。

  ☆、第6章 过年(修)

  晋朝过年习俗与中国古代类似,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自古沿袭下来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一大早,李家大人们都早早的起来了,孩子们也被拉出了被窝,王氏带着小女儿李婷在灶间,准备早饭和祭祀要用的灶糖,米酒等事物,几个媳妇在各自将房间里的床单衣物拆掉,准备清洗。老爷子则带着几个儿子,将屋子和院落里的杂物,都拉出来,用扫帚将角落里的蜘蛛网,灰尘,都掸下来,杂物则要重新规整。

  不止李家,河西村家家户户,都是忙的热火朝天,新年代表着新一年的希望,加上朝廷今年实行的惠民政策,村民们只知道,明年可以吃饱饭啦。老少爷们都在出力的规整着屋里屋外的大件儿,小媳妇们,则是成群结队的在河边清洗衣物床单,一边手里麻溜的搓洗着,一边不忘拉着家常,说着谁家过年准备了什么吃食啦,做了什么衣裳啦。小孩子们则是和小伙伴炫耀家里有什么糖啦。

  李明锦则是在家里帮爷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毕竟让自己一个二十多的人去和一群几岁的娃,没事的瞎玩,真是受不了,因着之前去镇上卖了几回干货,老爷子已经渐渐接受自己的孙儿的懂事早熟,也不再将自己当做不懂事的小娃子,有时候,一些小事情,也会问问自己的意见。想着自己过完年就十岁了,表现的更早熟一点,应该没关系吧。想到这些,李明锦又觉得瞬间满血复活了。拿起扫帚,扫起屋檐下的蜘蛛网,蜘蛛大哥对不起了,要过年了,您也出去找点年货吧。阿门。手起网落,搞定!

  祭奠灶神,那就是灶王爷了。这时代家家户户都是有大灶头的,也有烟囱,火塘上方的灶台之上是有排烟的通道的,从灶台前方看就是一面墙,不过是内空的,实际就是拍烟的的通道,再往上就连接到屋顶的圆柱形的烟囱了。锅灶墙上要贴灶神的像,两旁都有对联的,上头还有横批一条,就是将把灶王爷当做家中主人的意思。

  想想倒也是的,这时代的人,有吃有喝是最大的愿望了。要吃吧,就有烧和煮的,都靠大灶头,灶神显然位置显赫。正因为灶王爷重要,家家户户在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就要进行“祀灶”活动据说灶神上天是汇报去的,要让他带一张甜嘴巴去,这样说的就都是好话,所以每年祭灶君的时候,都会准备灶糖,另外有人到灶门准备了米酒,这就叫“醉司命”了。灶王爷喝的醉意朦胧,可不敢乱讲话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