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5 / 7)
脑中划过这个念头时,又被他否定了。她若真是不喜欢谁,完全不用这么大费周章,一个刀解更符合她干脆利落的行事。
那又是为什么?
一路冥思苦想找不到答案,四把刀跟着主人的步伐停下时,眼前已经是从城堡通往城外的宽阔道路。
周围有不少平民站在道旁,他们藏于其中不算太起眼,两边的平民都将视线集中在道路中央,或大声或窃窃地交流着。
“是城主大人!”
“城主大人要上洛了!”
“城主大人万岁!”
因为信长出色的内政手段,这座城在入主后虽然不过六年,平民们因为他“兵家分家”“支持自由贸易”之类的新政也得了不少实惠,更因为织田信长几乎统一了东瀛让人们看到了战争平息、乱世即将结束的未来,因此哪怕他为人残暴声望依然很高。
被人群欢呼的对象正骑在高头大马上,那是一个身姿清瘦的中年男子,梳着武士贵族常见的月代头,蓄着八字胡,一身黑纹付羽织和灰色的马乘袴,只远远看着就透出一股上位者和武士相结合后高高在上的凛冽威势,那是从他一次次的征伐胜利带来的,也是他名副其实“天下人”的称号带来。
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
再度亲眼见到这个男人,所有刀的表情都非常复杂,但唯有不动行光在心酸难过之余是带着重逢的喜悦的。
信长公,又见到信长公了,真是太好了。紫色长发的短刀少年忍不住抹了一下眼睛,果然还是控制不住的欢喜啊,他多想冲上前跟他说话,可是不行,现在根本不是好时机。
等等,他们说上洛……
“上洛……”再次喊出来时,回忆起什么的不动行光整个人都不好了。
上洛,是上京的意思,前文里审神者和源氏兄弟一起去平安时代见识时就有提到,京都是模仿海对面的帝国的两座帝都“长安”和“洛阳”建造。当时便是“洛阳”繁华“长安”落魄,发展到战国时代,“长安”已经不在,只剩下“洛阳”,因此“上洛”一词由此而来。
↑返回顶部↑
那又是为什么?
一路冥思苦想找不到答案,四把刀跟着主人的步伐停下时,眼前已经是从城堡通往城外的宽阔道路。
周围有不少平民站在道旁,他们藏于其中不算太起眼,两边的平民都将视线集中在道路中央,或大声或窃窃地交流着。
“是城主大人!”
“城主大人要上洛了!”
“城主大人万岁!”
因为信长出色的内政手段,这座城在入主后虽然不过六年,平民们因为他“兵家分家”“支持自由贸易”之类的新政也得了不少实惠,更因为织田信长几乎统一了东瀛让人们看到了战争平息、乱世即将结束的未来,因此哪怕他为人残暴声望依然很高。
被人群欢呼的对象正骑在高头大马上,那是一个身姿清瘦的中年男子,梳着武士贵族常见的月代头,蓄着八字胡,一身黑纹付羽织和灰色的马乘袴,只远远看着就透出一股上位者和武士相结合后高高在上的凛冽威势,那是从他一次次的征伐胜利带来的,也是他名副其实“天下人”的称号带来。
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
再度亲眼见到这个男人,所有刀的表情都非常复杂,但唯有不动行光在心酸难过之余是带着重逢的喜悦的。
信长公,又见到信长公了,真是太好了。紫色长发的短刀少年忍不住抹了一下眼睛,果然还是控制不住的欢喜啊,他多想冲上前跟他说话,可是不行,现在根本不是好时机。
等等,他们说上洛……
“上洛……”再次喊出来时,回忆起什么的不动行光整个人都不好了。
上洛,是上京的意思,前文里审神者和源氏兄弟一起去平安时代见识时就有提到,京都是模仿海对面的帝国的两座帝都“长安”和“洛阳”建造。当时便是“洛阳”繁华“长安”落魄,发展到战国时代,“长安”已经不在,只剩下“洛阳”,因此“上洛”一词由此而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