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2 / 4)
自然,帝位更替不是嘴皮子说出来的,可秦王这边站了两个总督,宋宁手握直隶大权,连带着京畿大营都在他手上,另一个也是封疆大吏,怎么说局势都是偏向他的。
眼见着皇位在望,饶是秦王也不由得露出些许喜色来,然而他话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就听外间一阵喧杂。
“怎么回事?”百官纷纷看向宋宁,这人来了还不够,还要把兵也带着,逼宫逼到连遮羞布都不戴了吗?
殊不知宋宁心里更没底,他根本就没带兵过来,只是叮嘱了京畿大营几个心腹武将,让他们把兵都调到京城附近,好听他指挥而已。
长青道:“宣政殿外是京畿大营五千精兵,孙首辅,继续宣诏吧。”
他这话一出,众人都有些莫名,只有宋宁像是被踩了尾巴似的跳了起来,“你!那是我的人,你究竟……”
孙朝远得意地看了看秦王一行人变换的脸色,对着宋宁呸了一口:“还问得出来?人家劳心劳力吃住在军营的时候,你还在姨娘怀里哼小曲儿呢。”
长青没说话,低眼看了一眼手里捧着的传国玉玺,目光又微抬,似乎看向了天边。
作者有话要说:要死了……
第87章
京中大局既定,经由内阁商议,连带着宋宁在内的一众秦王党都被抓了起来,满门抄斩是假的,只是以直隶总督为首的几个要职须得换个晓事的来做了。
孙朝远看着清正,心里也是知事的,知道秦王和齐王必定不能放,他倒也果断,直接把人以叛乱之名关进了宗人府,估摸着活不过今冬,随后就是朝堂的新一轮清洗,从地方官员到朝中要职,各处都换上了新面孔。
新君不过五六岁年纪,亲政还早,又没有个能垂帘听政的太后,倒是有个大将军的外公,可惜常年守卫边疆,真正孤立无援,长青不大把心思放在小皇帝的身上,内阁却看重得很,每日内阁廷议过后,都要阁臣轮班去为小皇帝讲课。
长青近日有个想法,前朝东厂最初是监察百官之用,后来和锦衣卫合并才有了审查私刑之权,如今内阁主政,东厂的职能也大大增加,只靠着一干太监往来行事,未免落于下乘,他想着抽调些人手来,重组一个听命东厂的锦衣卫。
孙朝远对他的想法十分支持,这也主要是因为皇城巡防全部几乎依附于五城兵马司,而五城兵马司只是小衙门,轻易得罪不起勋贵高官,遇到许多事情都无法迅速控制局面,而皇宫禁军又不是他们这些外臣能调动得了,总是使唤太监,那他们成什么人了?
↑返回顶部↑
眼见着皇位在望,饶是秦王也不由得露出些许喜色来,然而他话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就听外间一阵喧杂。
“怎么回事?”百官纷纷看向宋宁,这人来了还不够,还要把兵也带着,逼宫逼到连遮羞布都不戴了吗?
殊不知宋宁心里更没底,他根本就没带兵过来,只是叮嘱了京畿大营几个心腹武将,让他们把兵都调到京城附近,好听他指挥而已。
长青道:“宣政殿外是京畿大营五千精兵,孙首辅,继续宣诏吧。”
他这话一出,众人都有些莫名,只有宋宁像是被踩了尾巴似的跳了起来,“你!那是我的人,你究竟……”
孙朝远得意地看了看秦王一行人变换的脸色,对着宋宁呸了一口:“还问得出来?人家劳心劳力吃住在军营的时候,你还在姨娘怀里哼小曲儿呢。”
长青没说话,低眼看了一眼手里捧着的传国玉玺,目光又微抬,似乎看向了天边。
作者有话要说:要死了……
第87章
京中大局既定,经由内阁商议,连带着宋宁在内的一众秦王党都被抓了起来,满门抄斩是假的,只是以直隶总督为首的几个要职须得换个晓事的来做了。
孙朝远看着清正,心里也是知事的,知道秦王和齐王必定不能放,他倒也果断,直接把人以叛乱之名关进了宗人府,估摸着活不过今冬,随后就是朝堂的新一轮清洗,从地方官员到朝中要职,各处都换上了新面孔。
新君不过五六岁年纪,亲政还早,又没有个能垂帘听政的太后,倒是有个大将军的外公,可惜常年守卫边疆,真正孤立无援,长青不大把心思放在小皇帝的身上,内阁却看重得很,每日内阁廷议过后,都要阁臣轮班去为小皇帝讲课。
长青近日有个想法,前朝东厂最初是监察百官之用,后来和锦衣卫合并才有了审查私刑之权,如今内阁主政,东厂的职能也大大增加,只靠着一干太监往来行事,未免落于下乘,他想着抽调些人手来,重组一个听命东厂的锦衣卫。
孙朝远对他的想法十分支持,这也主要是因为皇城巡防全部几乎依附于五城兵马司,而五城兵马司只是小衙门,轻易得罪不起勋贵高官,遇到许多事情都无法迅速控制局面,而皇宫禁军又不是他们这些外臣能调动得了,总是使唤太监,那他们成什么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