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哪怕华国建国后,因为卫国战争的原因,碑文损毁严重,在吴官屯杨家冢剩下的一些碑文当中依然可以判定,这一支确实乃当年杨宪长子杨德清后人。

  当年杨宪对朱元璋进谗言,逼走刘伯温,结果杨宪出事,刘伯温却主动找到了他家的后人,并予以帮助。在当时,别说朝中大臣,就连刘伯温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只觉得刘伯温与杨宪有仇,但祸不及家人,体现了刘伯温的大度还有念旧。

  可直到如今,知晓事情根本原因的,也只有赵铮等少数人。连他自己都不确定,刘伯温有没有告知青田刘家的后人。

  “原来,你竟然是……”赵铮感慨道。

  可话说道一半,他却无法继续说下去,只好偃旗息鼓。

  毕竟当年的秘密,并没有人知晓。哪怕说出来对他没有影响,可秘密就是秘密,也许一直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中,才是它最好的归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杨宪这一系竟然流传下来传承。对于这一点,赵铮却有不同的见解。

  杨宪是自己师兄没错,从恩师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也没错,但杨宪绝对不是惊才绝艳的类型,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有预言的能力。

  换句话说,如果真的是杨宪留给后人的,那也只能是老师刘伯温在他出事之后,传给他后人,保他们百代平安之用。

  “如果是老师留给杨家的,而今天我又碰到了杨过,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联系,还是说只是巧合呢?”赵铮心中诧异。

  他刚刚想到这里,忽然抓住了方才的灵光一闪。

  “如果自己遇到杨过这件事情不是巧合,那么杨宪所说的那句,朱雀炎,红菱现,会不会与自己有关?”

  见赵铮欲言又止,杨过以为赵铮跟其他人一样,想到了历史上对杨宪出卖同僚求荣的例子,心中有些不喜,眼中闪过一抹黯淡之色,说道:“赵师傅何必拘泥于历史,也许我们知道的,并非真相。”

  杨宪毕竟是自己先祖,所以杨过有心为先祖正名,哪怕他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赵铮一愣,旋即明白杨过这是误会自己了,当即笑着摇摇头,说道:“杨师傅误会了,我欲言又止并非因为历史对先祖的评价,反而因为另外的原因。至于这件事情,不好在此言明。如果杨师傅不介意的话,饭后,赵某人可否去杨师傅叨扰一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