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3 / 4)
“阿弥陀佛,四年多时间,你也曾有机会去山上听禅吧?”禅静继续问道。
所谓听禅,便是仰光寺有资格的高僧,不定期的在寺内开坛讲禅,与众僧人共同切磋,钻研佛礼。
这样的讲禅,直接对外开放,只要有缘且愿意听僧人讲禅的人,都可以坐在外围聆听,只要不打扰对方即可。同时,如果自觉有问题或者有反驳的道理,也可以与对方辩驳。
“回禅静大师,弟子有幸听过戒嗔大师、禅静大师还有禅心大师的讲禅。”于世金实话实说。
禅心,便是戒嗔的大弟子,也是为了仰光寺住持的继承者。
“阿弥陀佛,于施主此话有所偏颇。”禅静忽然说道。
于世金与众人都愣住了,自己只是实话实说,又不是辩论什么,跟偏颇有什么关系?
“于施主有言弟子二字,却不知,吾仰光寺所在,只不过普通庙宇一间,供不起于施主这尊大神。”禅静一脸平静的说道。
“轰!”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禅静大师这是什么意思,是说眼前这个于世金有慧根,未来可以成为得道高僧。还是用反讽的方式,讽刺于世金,没有资格成为仰光寺的弟子?”
一时间,所有人全都议论纷纷。
至于于世金,早就蒙了,他不知道禅静为什么忽然对他说出这样的话。
看着于世金,禅静双手合十,轻声道:“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金屑眼中翳》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僧人文偃所题写的一首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禅应破除思想上的蒙蔽,还原清净本心的思想。
↑返回顶部↑
所谓听禅,便是仰光寺有资格的高僧,不定期的在寺内开坛讲禅,与众僧人共同切磋,钻研佛礼。
这样的讲禅,直接对外开放,只要有缘且愿意听僧人讲禅的人,都可以坐在外围聆听,只要不打扰对方即可。同时,如果自觉有问题或者有反驳的道理,也可以与对方辩驳。
“回禅静大师,弟子有幸听过戒嗔大师、禅静大师还有禅心大师的讲禅。”于世金实话实说。
禅心,便是戒嗔的大弟子,也是为了仰光寺住持的继承者。
“阿弥陀佛,于施主此话有所偏颇。”禅静忽然说道。
于世金与众人都愣住了,自己只是实话实说,又不是辩论什么,跟偏颇有什么关系?
“于施主有言弟子二字,却不知,吾仰光寺所在,只不过普通庙宇一间,供不起于施主这尊大神。”禅静一脸平静的说道。
“轰!”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禅静大师这是什么意思,是说眼前这个于世金有慧根,未来可以成为得道高僧。还是用反讽的方式,讽刺于世金,没有资格成为仰光寺的弟子?”
一时间,所有人全都议论纷纷。
至于于世金,早就蒙了,他不知道禅静为什么忽然对他说出这样的话。
看着于世金,禅静双手合十,轻声道:“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金屑眼中翳》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僧人文偃所题写的一首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禅应破除思想上的蒙蔽,还原清净本心的思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