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4 / 7)
褒斜道穿越秦岭,是连通秦川与巴蜀的要道。早在武王伐纣之时,蜀人便是经由此道,出川助周。秦国时,又凿山架木,营造出千里栈道,此后历代增修不已。张用曾听一位朋友细说过褒斜道。
这朋友姓韩,善造车,人称“韩车子”,名列“天工十八巧”。
自古以来,有两样车最神妙。一是记里鼓车,能够计数里程,车上载一木人,手臂与轮轴相连,面前放一只鼓。车子每行一里,木人便敲鼓一通;二是指南车,能够指引方向,车上也载一木人,无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手指始终指向南方。这两样技艺早在先秦两汉便有记载,中间却相继失传。到了大宋,工艺精进,才又重新造出。
韩车子独运巧思,将记里鼓车与指南车合二为一。那辆车,一辕驾四马,四面雕刻云纹星辰图,车分两层楼台,每层立一仙人,手执木槌;四角则各站一仙童;车中暗藏关戾、齿轮、铁坠子,将车轴、车轮与仙人、仙童手臂辗转关联。车辆行走时,每行一里,上层仙人击鼓一次;十里,则次层仙人击锣一次。车子转向时,四个仙童的手臂则交替指向正南方。
韩车子曾驾着那辆车,亲自去测量过蜀道,算出褒斜道栈阁一共二千九百八十九间,总计四百七十四里。
张用没有带尺子,便用手指去测量那图上褒斜道,他的中指中间一节正好长一寸。从北头眉县到南头汉中,共量了九节,外余小半节,加起来有九寸四分左右。他又量了量汴梁到陈留,正好一节,这两地相隔约五十,看来这图比例和《守令图》相同,都是二寸折百里。那么这图上的褒斜道便是四百七十里左右,与实际里数只差几里!能精确到这地步,当今天下,唯有《守令图》。
第三章 难
自始至终,着着求先。
——《棋经》
犄角儿和阿念去街头车马铺里租了两头驴子。
犄角儿先牵住一头,小心说:“我牵着,你骑上去吧。”阿念始终不瞧他,攀住鞍垫,费力往上爬。那驴有些脾性,往旁边一躲,阿念惊叫一声,险些仆倒。犄角儿忙一把扶住她,触手之处,那肩背竟无比柔嫩,他的心顿时狂跳起来,旋即一阵愧惧,阿念刚站稳,他便忙收回了手。阿念回头瞅了他一眼,忽而笑了起来,他一愣,忙也跟着嘿嘿赔笑了几声。
阿念皱了皱鼻头,嗔道:“我笑我的,你乱笑什么?还不赶紧帮我拽稳这犟驴子?”
他忙又抓牢驴绳,等阿念爬上去坐稳后,才小心放手,去骑自己那匹。阿念却已驱动驴子,走在前面。他忙喝驴追了上去,偷偷瞅了阿念一眼,想着小相公教的那“嫌”字,忙思忖该如何开口。
阿念却忽又笑了起来:“我知道你在想啥。”
“啥?”
↑返回顶部↑
这朋友姓韩,善造车,人称“韩车子”,名列“天工十八巧”。
自古以来,有两样车最神妙。一是记里鼓车,能够计数里程,车上载一木人,手臂与轮轴相连,面前放一只鼓。车子每行一里,木人便敲鼓一通;二是指南车,能够指引方向,车上也载一木人,无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手指始终指向南方。这两样技艺早在先秦两汉便有记载,中间却相继失传。到了大宋,工艺精进,才又重新造出。
韩车子独运巧思,将记里鼓车与指南车合二为一。那辆车,一辕驾四马,四面雕刻云纹星辰图,车分两层楼台,每层立一仙人,手执木槌;四角则各站一仙童;车中暗藏关戾、齿轮、铁坠子,将车轴、车轮与仙人、仙童手臂辗转关联。车辆行走时,每行一里,上层仙人击鼓一次;十里,则次层仙人击锣一次。车子转向时,四个仙童的手臂则交替指向正南方。
韩车子曾驾着那辆车,亲自去测量过蜀道,算出褒斜道栈阁一共二千九百八十九间,总计四百七十四里。
张用没有带尺子,便用手指去测量那图上褒斜道,他的中指中间一节正好长一寸。从北头眉县到南头汉中,共量了九节,外余小半节,加起来有九寸四分左右。他又量了量汴梁到陈留,正好一节,这两地相隔约五十,看来这图比例和《守令图》相同,都是二寸折百里。那么这图上的褒斜道便是四百七十里左右,与实际里数只差几里!能精确到这地步,当今天下,唯有《守令图》。
第三章 难
自始至终,着着求先。
——《棋经》
犄角儿和阿念去街头车马铺里租了两头驴子。
犄角儿先牵住一头,小心说:“我牵着,你骑上去吧。”阿念始终不瞧他,攀住鞍垫,费力往上爬。那驴有些脾性,往旁边一躲,阿念惊叫一声,险些仆倒。犄角儿忙一把扶住她,触手之处,那肩背竟无比柔嫩,他的心顿时狂跳起来,旋即一阵愧惧,阿念刚站稳,他便忙收回了手。阿念回头瞅了他一眼,忽而笑了起来,他一愣,忙也跟着嘿嘿赔笑了几声。
阿念皱了皱鼻头,嗔道:“我笑我的,你乱笑什么?还不赶紧帮我拽稳这犟驴子?”
他忙又抓牢驴绳,等阿念爬上去坐稳后,才小心放手,去骑自己那匹。阿念却已驱动驴子,走在前面。他忙喝驴追了上去,偷偷瞅了阿念一眼,想着小相公教的那“嫌”字,忙思忖该如何开口。
阿念却忽又笑了起来:“我知道你在想啥。”
“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