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知道这玩意是干什么用的吗?”叶九卿加重语气。

  “知,知道啊,探墓的工具。”

  “你都知道不是考古队的工具,洛阳铲是用来探墓和挖盗洞的,可见炸毁主墓室的是盗墓贼,没瞧见主墓室下还有暗室吗?”杜亦给了我们全新的身份,一长串的头衔想必怎么也比眼前这位所长要高,叶九卿最能拿出手的本事,除了探墓就是他这张嘴。“说明在祭司古墓下面还有隐藏的遗迹,你们在这里清理挖掘了两年都没有发现,盗墓贼敢在这个时候炸墓,说明已经有了主意,等你在磨蹭下去,指不定盗洞已经打通,到时候里面文物有什么损失,这个责任你承担?”

  所长面面相觑,看样子是乱了方寸,好半天才慌乱的问:“那,那您看这事该怎么处理?”

  “古墓有坍塌的危险,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我先带人下去,你留在外面负责保护现场,我们出来之前,不能让任何人靠近。”叶九卿斩钉切铁说。

  所长不住的点头,估计是不敢负责,同时也担心万一再出现坍塌,既然如今有人可以独当一面,他当然言听计从。

  我们带上工具走到被炸开的缝隙,手电光照射下去,大约有四米多深的暗室中看见保存完好的棺椁,我们陆续下到暗室中,棺椁是密闭的,和传统的江西葬制格格不入。

  西晋之前就有明文规定。

  诸彝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其棺椁皆不得镂彩画,施户牖栏槛,棺内又不得有金宝珠玉。

  意思是说,棺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从周代开始的葬制就规定,苗人是不允许享用棺椁,想必这源于黎民百姓,在华夏根深蒂固的传承中,成王败寇,九黎后裔终究是战败的奴隶,不配享用棺椁这样的葬制。

  看起来这位西晋时期的祭司并没有把葬制当回事,棺椁的规格和他的身份完全不符,而且四周均有精美绝伦的彩画。

  我和叶九卿虽然对探墓在行,可这类古墓还是第一次接触,如果不是事先就知道,晃一眼看上去,绝对以为这是一处秦代古墓。

  “秦朝的纹饰,而且还是采用了镂空技艺。”我蹲在棺椁边举着手电说。“刻划纤细如发,自然流畅,很显然是受到秦代工艺的影响。”

  “这里十字纹、回纹以及井纹,在九黎文化中,象征着日月和先神,是九黎特有的纹饰。”薛心柔激动不已告诉我们,她仔细研究过薛书桥关于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笔记,对于这些她并不陌生。“祭司的棺椁中同时出现两种不同背景的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重大的发现。”

  “看来知秋说的没错,这处祭司古墓的确有些离奇,融合了秦代和九黎两种文化风格。”田鸡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