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登流眉是小国,经过多年战乱,此地番人稀零,海港里卖香药的牙人,多是真腊和麻兰国人。要和这些人交易,也能买到顶好的安息香,价格自然是昂贵,不过贩运回国也还有利润。绝大部分商人便是和他们交易,省事省时,不必冒着性命危险进入山林。

  李果购得安息香,在登流眉没做停留,起航返回刺桐。半途停泊琼州补给,船刚靠岸,便听巡检司的士兵大声囔囔:“孙家船来了”。船上众人不解,以为是出什么事了,不想袁六子匆匆赶来,跟李果说他想搭船去刺桐。

  孙家船乐于帮助袁六子,每每出航,都经过琼州,和袁家交好,是求也求不来的美事。

  袁六子简装上船,他这人平易近人,没两日便和船上的船工混熟,在甲板上吹风看海,好不惬意。李果问他怎么突然想去刺桐?袁六子看着海涛沉默好久,才缓缓说:“听闻叔瑀在福州任职,去年秋时赴任。”李果虽然不知道袁六子和这位柳家二郎有什么样的过往,但袁六子看来对他念念不忘。“这般说来,你可是要去福州?”刺桐离福州近,从刺桐前往福州,不过是几日的路程。

  海风吹拂袁六子英朗的脸庞,他在琼州这段时间,看起来神采奕奕,在京城难得养出几分书生味,早已消失殆尽。

  “不,我到刺桐走走,你可得尽地主之谊啊。”

  “放心,我带你去把城东酒楼都吃一遍。”

  想起往昔在京城吃喝的情景,两人相视而笑。

  袁六子问李果在京城的事,为什么好好珠商不当,突然出海当起海商,李果逐一都说了。

  “我听闻赵子希是今科探花郎,真是厉害,他也才十九岁。”

  袁六子聊着聊着提起了赵启谟。

  “他去洪州,任职通判。”

  “洪州离刺桐也算不上远,你去见过他吗?”

  “没有,我有好些时日未曾见过他。”

  李果想念赵启谟,然而他的想念无济于事。他即使是在外航海,也随身携带着赵启谟的书信,藏在枕头里,夜晚拿出来读一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