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韩承也觉得有些膈应,女儿才多大?就建立皇陵了?可一想到历代皇上登基都要这么做,韩承也忍下来了膈应。

  “朕记得,朕揭竿而起的时候,跟天下百姓承诺了什么!朕说过,要给他们吃上饱饭,穿上暖衣,住进宽敞明亮的房子,有一技之长谋生养家。

  朕虽然得了天下,但这个诺言还不曾真正实现,朕不可能在天下百姓,都对朕翘首以盼,等着带给他们美好生活的时候,征用他们,还要用他们的血汗赋税,建造靡费巨大的皇陵。

  朕身为女人,能登基为帝,是为了天下百姓,所以天下百姓才会奉自己为帝,皇陵一事,你们不必谏言了,朕不打算靡费国库,建立什么皇陵。”

  韩小满才说到这,下面的臣子们呼啦啦跪了一地,都表达了不苟同的态度,庆武的臣子尤为激励,韩小满的老臣,也都跟着庆武臣子,不愿意不建造皇陵。

  在古代人的眼里,不建造皇陵,简直就等同于不承认是正统一样。

  婚后的第一天的早朝,韩小满跟满朝文武,不欢而散。

  散朝后,呼延庭等老臣,急忙再次求见皇上,想跟皇上说清楚这件事的重大之处。

  “爹,娘,玉清,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只是没有来得及跟你们商量一下,今天早朝被他们忽然捅出来,我知道我身后的安排,是躲不过去的,必须给出明确答复,不然他们都不会罢休的。

  但我不想造皇陵,真正连埋骨风水宝地的想法都没有,我想火葬,跟佛家高僧那样火葬,将我的骨灰撒入大同境内的江河。

  你们看大同的水系图,大同为何时而旱灾,时而水涝?是因为我们大同境内的江河,通过的水量太少了。

  既然他们闹着要花费物力财力,那不如藉此机会,将这三条江河彻底的疏通,扩大。

  如此一来,你们看,整个大同内陆,绝大部分的府县,都流淌这三条疏通之后的江河。

  这样一来,不仅仅我们大同抵御旱灾水涝的能力加强了,通过这样的通达的水系,我们大同的粮食,军用物资,各种商品,运输起来,将会轻松很多。

  再通过运河两岸的商贸,带动整个大同的商品交换,如此一来,大同繁华,指日可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