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4 / 7)
苏一脑子还理不顺这事情来,只看着沈曼柔点了点头。她猜的确实也不错,才刚王爷那般急不可耐的模样,郑重说的,确实就这么一句。瞧着沈曼柔猜到了,定是知晓其中因果。看她一句句卖关子,又有些着急,便上手拍她手背,“有什么话,一股脑儿说出来,说一半留一半,跟谁学的?”
沈曼柔收回手,正了正身子,“这事儿得亏我,否则他还不知着急呢,一劲这么拖着,什么意思?我知道你在陶家之后,跟太公那边儿也说好了,不担心你的安危。他也来问我,说怎么两日三日总不见你。我就跟他说啊,你是心里有气,不想见他了,特意躲着他呢。等他有了准信儿,才能出来见他。他若是一直没有准信儿的,叫你这么生等着,你就这辈子也不愿见他了。他听这话可不就着急了?日日来铺子里守着,直问我和石青说你往哪一处去了。咱们不说,只让他着急。他着急了这么几日,还想不清这事么?”
苏一明白了,原来是沈曼柔故意使的法子叫王爷有危机感。目的倒也十分简单,只是想让他知道,她苏一也不是无条件无限期等着他的。这一耍性子,他便着急了。着急了自然就要许诺办事儿,不能再将这事拖着。倘或拖个没完,她也是要走的。
苏一嘴角抿了抿笑,“你这么说他就信了?你和石青都能打听到,韩总管打听不到么?”
沈曼柔小声儿,“韩总管也是咱们这一头的。”
苏一嘴角的笑越发压不住,上手戳了一下沈曼柔的额面儿。虽然这事没经过她同意,让她莫名耍了一回脾气,闹了一回情绪,但终究不是坏事。都是为着她想的,理应感谢。王爷既说了那话,那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只等着他明儿上门提亲去。
这事搁下不说,苏一自去拿了自己没打完的首饰继续打。那是给沈曼柔准备的嫁妆,赶个半日也就成了。这一面打着首饰,自然就要唠闲话。说的也都是是近十日不见,各自身上发生的事情。沈曼柔问陶家的事,苏一便与她详细说了一通。说罢了自是感慨,庆幸陶小祝没惹上更大的麻烦。说罢了陶家,苏一又问些铺子里的情况。
沈曼柔与她详细闲说,“倒也没什么大事儿,一切都与往常一样,只是我娘和我大哥哥分别来了两次。不知从哪处听说了我和石青要成亲的事儿,赶着趟儿来阻止我。说什么早前受的罪还不够么,这番怎么还犯浑犯傻。说了我不听,就又念叨起来,说的还是早前我要嫁给周安良那时说的一样的话,说迟早有我受的一天。说什么原以为我受了那般苦处应该明白了,却没想到眼下还是个糊涂的。往下说的话越发难听了,说什么就瞧着我再过不下去,再哭着回娘家去。到时他们也不要我了,叫我死了也没地儿葬去。”
沈曼柔说得轻描淡写,苏一也瞧不出她对这事持着怎样的态度心理。沈夫人会反对她这桩婚事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石青比当时作为秀才的周安良还要差十万八千里,根本不能入沈家人的眼。沈曼柔二嫁,越嫁越差,自然是在挑战沈家人的底线。
她不插话,听沈曼柔说着叹了口气,又自顾笑了一下继续说:“好在王爷日日都过来,她们不敢有什么大动作。说了我不听,也就走了。后来见我态度坚决,便也不来了。瞧着这样,这回必定是要与我断干净的了。我早也想过了,回去么,凡事便都不能自己拿主张,什么都得听旁人的。靠谁呢,靠人那日子也不是自个儿的了。”
苏一看她想得通透,又没有神伤的样子,也就不做那多此一举安慰她的事儿了。眼下有石青在她身边儿,什么都给她扛着,应不觉无助的。她拍拍她的肩,终是一句话都没说。余下要忙的事又多了一样,她暗测测在心里也琢磨起自己的嫁妆单子了。
+++
王爷说下的话,总也不是信口瞎说的。说次日到苏家提亲,便一日也不耽搁。也是依着民间的礼数,亲自携了大雁及一些绸缎、首饰、吃食礼物,上门走纳采之礼。
苏太公不太敢端着架子,到底是都受下了。王爷给这样大的面子,他敢有微词么?原本心里还一直嘀咕,觉得这王爷定是逗着他家一一玩的,顶多也就能给个庶妃做做。其他的,甭想了,也不敢多料。可他上门提亲了,是给的天大脸面,这也就不能是简单的庶妃。再怎么着,也是正经下了聘礼给了聘书的,那就是举案齐眉的正经夫妻。
邻里乡里都来瞧热闹,谁不说这事稀奇,不是亲眼瞧见了想也不敢想。大伙儿大多知道这苏家的姑娘与王爷的关系不一般,但人都想着她是要往王府上做庶妃的。可谁能想到呢,她拖到这十九岁的年纪,竟还得了这般大的荣耀面子。从一届市井小民女,要到王府里做正经王妃了。
↑返回顶部↑
沈曼柔收回手,正了正身子,“这事儿得亏我,否则他还不知着急呢,一劲这么拖着,什么意思?我知道你在陶家之后,跟太公那边儿也说好了,不担心你的安危。他也来问我,说怎么两日三日总不见你。我就跟他说啊,你是心里有气,不想见他了,特意躲着他呢。等他有了准信儿,才能出来见他。他若是一直没有准信儿的,叫你这么生等着,你就这辈子也不愿见他了。他听这话可不就着急了?日日来铺子里守着,直问我和石青说你往哪一处去了。咱们不说,只让他着急。他着急了这么几日,还想不清这事么?”
苏一明白了,原来是沈曼柔故意使的法子叫王爷有危机感。目的倒也十分简单,只是想让他知道,她苏一也不是无条件无限期等着他的。这一耍性子,他便着急了。着急了自然就要许诺办事儿,不能再将这事拖着。倘或拖个没完,她也是要走的。
苏一嘴角抿了抿笑,“你这么说他就信了?你和石青都能打听到,韩总管打听不到么?”
沈曼柔小声儿,“韩总管也是咱们这一头的。”
苏一嘴角的笑越发压不住,上手戳了一下沈曼柔的额面儿。虽然这事没经过她同意,让她莫名耍了一回脾气,闹了一回情绪,但终究不是坏事。都是为着她想的,理应感谢。王爷既说了那话,那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只等着他明儿上门提亲去。
这事搁下不说,苏一自去拿了自己没打完的首饰继续打。那是给沈曼柔准备的嫁妆,赶个半日也就成了。这一面打着首饰,自然就要唠闲话。说的也都是是近十日不见,各自身上发生的事情。沈曼柔问陶家的事,苏一便与她详细说了一通。说罢了自是感慨,庆幸陶小祝没惹上更大的麻烦。说罢了陶家,苏一又问些铺子里的情况。
沈曼柔与她详细闲说,“倒也没什么大事儿,一切都与往常一样,只是我娘和我大哥哥分别来了两次。不知从哪处听说了我和石青要成亲的事儿,赶着趟儿来阻止我。说什么早前受的罪还不够么,这番怎么还犯浑犯傻。说了我不听,就又念叨起来,说的还是早前我要嫁给周安良那时说的一样的话,说迟早有我受的一天。说什么原以为我受了那般苦处应该明白了,却没想到眼下还是个糊涂的。往下说的话越发难听了,说什么就瞧着我再过不下去,再哭着回娘家去。到时他们也不要我了,叫我死了也没地儿葬去。”
沈曼柔说得轻描淡写,苏一也瞧不出她对这事持着怎样的态度心理。沈夫人会反对她这桩婚事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石青比当时作为秀才的周安良还要差十万八千里,根本不能入沈家人的眼。沈曼柔二嫁,越嫁越差,自然是在挑战沈家人的底线。
她不插话,听沈曼柔说着叹了口气,又自顾笑了一下继续说:“好在王爷日日都过来,她们不敢有什么大动作。说了我不听,也就走了。后来见我态度坚决,便也不来了。瞧着这样,这回必定是要与我断干净的了。我早也想过了,回去么,凡事便都不能自己拿主张,什么都得听旁人的。靠谁呢,靠人那日子也不是自个儿的了。”
苏一看她想得通透,又没有神伤的样子,也就不做那多此一举安慰她的事儿了。眼下有石青在她身边儿,什么都给她扛着,应不觉无助的。她拍拍她的肩,终是一句话都没说。余下要忙的事又多了一样,她暗测测在心里也琢磨起自己的嫁妆单子了。
+++
王爷说下的话,总也不是信口瞎说的。说次日到苏家提亲,便一日也不耽搁。也是依着民间的礼数,亲自携了大雁及一些绸缎、首饰、吃食礼物,上门走纳采之礼。
苏太公不太敢端着架子,到底是都受下了。王爷给这样大的面子,他敢有微词么?原本心里还一直嘀咕,觉得这王爷定是逗着他家一一玩的,顶多也就能给个庶妃做做。其他的,甭想了,也不敢多料。可他上门提亲了,是给的天大脸面,这也就不能是简单的庶妃。再怎么着,也是正经下了聘礼给了聘书的,那就是举案齐眉的正经夫妻。
邻里乡里都来瞧热闹,谁不说这事稀奇,不是亲眼瞧见了想也不敢想。大伙儿大多知道这苏家的姑娘与王爷的关系不一般,但人都想着她是要往王府上做庶妃的。可谁能想到呢,她拖到这十九岁的年纪,竟还得了这般大的荣耀面子。从一届市井小民女,要到王府里做正经王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