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心好生谈谈,可周芸芸心里明白,这年头跟她上辈子是不同的,这里没有师范,没有人一开始就想当老师,都是眼见科举无望,才另谋出路的。

  孟家这仨小兔崽子能折腾是一回事儿,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也的确是老师们太弱了,怎么就被三问两问的给逼死了呢?

  最终,孟谨元费了很大的劲儿请来了一位举人。

  依着本朝律例,举人是可以直接出仕为官的,当然肯定是小官,且前景必然不如进士出身的好。可甭管怎么说,考上了举人就已经代表着脱离了原先的阶级,哪怕真的不想出仕,也完全可以去府学任教,没必要跑来人家家里当私塾先生。

  不过这位有些特殊。

  再又一次会试落榜后,这位姓丁的举人辗转寻到了孟谨元,他的家乡跟孟谨元很近,也算是半个同乡了。之所以寻到孟谨元也不是为了当先生,而是想要拜孟谨元为师,以期待下届科举能大展身手。

  孟谨元初时是拒绝的。

  论年岁,丁举人比他还要年长二十有余,哪怕论学问,他也未必有把握胜过对方。只能说比起学问,他做的策论有理有据,且完全切合实际,正好圣上就需要能干实事的人才,而非只会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而丁举人虽不至于完全死读书,可到底还是有所欠缺的。

  不愿轻言放弃的丁举人在打听了许久后,最终自荐成为孟家仨小兔崽子的先生。他不需要束脩,唯一的条件就是逢休沐日,孟谨元能抽出半日时间指导他,或者待他写了文章后,能够批改审阅一番。

  最终,孟谨元妥协了。

  兴许是因为丁举人是个有梦想的人,哪怕仨小兔崽子再怎么能折腾,他还是咬牙坚持住了。然而,也不知晓是命中注定,还是他真就欠缺了某些因素,在入住孟家后连续三次科举,全部名落孙山。

  明明有才华却倒霉成这样……

  也是真不容易。

  这要是搁在心理素质稍微差点儿的人身上,指不定都能疯了,毕竟论学问丁举人是真的半点儿不差,却偏偏没有考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