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啊,这人胡诌的吧。”

  “肃静肃静!”褚萧拍了拍惊堂木,俯视跪在堂中的恕平:“且细细说来。”

  “河阳公主自幼养在皇后膝下,又常往东宫跑,小人作为殿下侍卫,一来二去,便与公主熟识。小人欣赏公主美貌,早就对公主情根深种。”

  “当年顾少将军拒婚,公主心灰意冷,到安华寺清修,却遭陈恭侮辱,为保公主名声,圣上下旨为公主赐婚。却不想,陈恭此人纵情声色犬马,公主苦劝不听。又有郑国公夫人打压公主,公主的日子惨不忍睹。”

  “公主四处找人求情,又遭拒绝,心灰意冷之下,找上了小人。小人曾劝说殿下为公主出面,敲打敲打陈恭,殿下严词拒绝。不久后,殿下赈灾河南,小人收到公主亲笔书信,信中言明,请小人想办法破坏殿下赈灾一事,事成之后,公主答应,与小人远走高飞。”

  “小人受公主迷惑,这才做了那些事儿,并在事成后,回京找上了公主。公主却道,局势紧张,暂不宜轻举妄动。小人便隐姓埋名,留在公主身边。”

  “这一留,便留了五年。直到万寿节,在宁武大街碰到了净安和尚。那时他随护国寺一众师父前往宫中,只匆匆一瞥。虽然时隔多年,他已落发为僧,但小人还是一眼就认出了。”

  “小人将此事告知公主,公主恐当年之事暴露,命小人除掉净安和尚。于是,在万寿节当日,小人故意露面,将净安和尚引出泰和殿,趁机下了毒。公主说,这毒特殊,中此毒后完全验不出中毒迹象。而且,公主说了,净安是和尚,死后尸身要火化,只要尸体烧成灰,就什么证据都没有了。”

  “小人去了护国寺,亲眼看着净安的尸体被火化,且事后打听了一番,得知宫里的消息乃是净安和尚死于心疾突发,这才放了心。不想,那日早朝,大人竟说净安和尚死于化心!”

  “公主得了消息,以为小人办事不力,与小人发生争吵,被偶然来公主房里的陈恭听了些去,我们不知陈恭是什么时候来的,不知他听了多少进去。公主只吩咐,此人不能留。”

  “是以,小人给陈恭下了烈性合欢散,使陈恭在醉心楼猝死。”

  阿清听完,觉得恕平所呈供词,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再想想河阳公主那性子,被逼到崩溃疯狂,这事儿也绝对是她能做的出来的。但这份供词未免有些,太过完美了。

  显然,顾衍和成康帝也是这样认为。只是恕平呈上来的证据,那封指使他破坏太子赈灾的书信,确实是河阳公主亲笔所写。而且,这人也的确在郑国公跪宫门后,去国公府偷取所谓的‘证据’,被顾衍的手下当场抓获。

  “小人这五年中,多次恳请公主随小人一起离开,不再涉足这些争斗,只是公主不听劝告。近两年,更是变本加厉,豢养男宠。每每想起在止云宫受苦的殿下,小人都懊悔不已。今次本打算为公主做完最后一件事,便离开上京。”

  “想不到,马失前蹄,暴露了身份。如此,也是因果报应,小人甘愿伏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