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有粮食,又拼命的生育,结果就是人越多,就越穷,越穷,就越生。饥饿,营养不良,疾病……然后,婴儿夭折,妇孺饿死。

  这才是华夏内地百姓生活的真相。

  很大程度上,粮食限制了华夏文明的继续发展。

  胡灵珊几年的时间,终于满足了华夏最繁华的东南沿海地带的粮食问题,完全做不到满足华夏内地的百姓的粮食需求。

  同为华国子民,沿海地带丰衣足食,内地饥寒交迫?

  这种不顾百姓死活,将百姓视作数据和功绩的做法,胡灵珊做不出来,华国的革(命)志士做不出来。

  除了粮食,还有更残酷的经济原因。

  华国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华国遍地开花的工厂,繁荣的商业贸易上的,这些商品,去了哪里?

  少部分去了东南亚,大部分去了华夏内地。

  质量比内地好,价格比内地便宜,华国的产品轻易的占据了国内市场。

  揭开这些冠冕堂皇的专业用语,其实真相就是,华国不断地用商品,在吸着内地的鲜血。

  大量的内地银子进入华国,变成更多的商品,再次进入内地掠夺银子。

  华国的技术封锁,压制了内地工商业兴起的能力,毫无顾忌的吞噬着内地的银子。

  一旦成为华国的领土,技术封锁自然而然的消失,面对同样建立起工厂,同样有新式产品的内地,短期内,胡灵珊将损失巨大的经济来源。

  站在胡灵珊的角度,简直是倒贴银子救百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